梅文宣熟讀天下群書, 但楊淩說出來的兵法從未聽聞過,經過七日的印證後,他自問小瞧了武王。

能拿下百濟、逼退北離,在涼州與翰州的夾縫中活下來,這就絕對不是運氣了。

好奇,猶如是幾十年的老酒鬼向往一種從沒喝過的美酒。

“還請王爺不吝賜教!”

“賜教不敢當,上官博裹挾了十萬民夫做為炮灰,身邊的左武衛、左驍衛都是關中兒郎,上官長鴻不在,隻要有了嘩變,整座大營都會跟著動。”

“但李正道派遣的高手已經還在啊,有他們在,與上官長鴻無異吧!”

梅文宣很不解,驅魂術下的天人高手比起上官長鴻來絲毫不差。

“不,不一樣,左驍衛、左武衛懾於上官長鴻凶狠,心中自然不敢反抗,但李正道的這些人不同,我們隻要將那團火點燃,就能成為燎原之勢!”

“我們如何點燃呢?”

“本王的天武軍都是出身異族,弓馬騎射都是佼佼者,讓他們將話綁在箭隻上,再射入敵軍大營內,不出三日,必然會炸營!”

“什麼話竟會有如此威力?”

“兩衛都是關中人士,太祖立國後,關中子弟多有讀書,紙條上隻要寫上了,本王願帶他們回家!”

“他們要是不相信王爺怎麼辦?”

“不是俘虜了上官長鴻的人嗎?找些人每日在他們大營門口用關中俚語喊話,再不行就唱點關中民謠,本王不信他們能撐得住!”

梅文宣輕吐一口氣,背上一片冰涼,幸好自己不是他的對手,否則要被他陰死。

兩衛中是有徐茂公的探子的,上官博惱羞成怒之下,又不敢再貿然派兵追擊了。

派的人多了,人家不跟你打!

派的人少了,人家就給你滅了!

關鍵是楊淩還天天派人堵在大營門口挑釁!

你設套吧,人家有內線,有任何風吹草動,你這邊剛傳出消息,人家那邊就早做好準備了。

打了一輩子仗,從沒見過這種打法的。

冀州多平原,騎兵很少撤退,上官博的大營直接紮在了嶽江邊。

當天夜裏,楊淩便發動了三次襲營,但每次都是到了大營附近嚷嚷一番。

上官博一連被吵醒了三次,不敢再睡了,來了三次,射了三波箭隻。

也不是火箭,也不是毒箭。

“王爺,這是他們射過來的箭支!”

看完箭支上的字後,上官博臉色鐵青,他還在納悶為何他們連射了三波。

“傳令出去,將他們射出的箭支全部收繳!”

“隻怕不行了,營中如今全是這種箭支。”

“那就傳令,我們拔營回青州!”

上官博很清楚決不能再耽擱下去,否則的話,軍中必然出亂子。

但外麵的大營中,徐茂公的探子們也在推波助瀾,不少郎將開始密謀,他們不願再跟著上官博賣命了。

拔營的軍令傳來,他們也就都知道了。

“將軍,我們想回家!”

“將軍,我想家中老母了!”

“將軍,我想我家娘子孩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