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遺老們一刻不敢逗留,後麵追著的羅士信、裴元慶兩人行動很快。

隻有逃入大山中,才有機會徹底擺脫追擊。

李正道也終於醒了過來,醒來後第一件事,並沒有發怒。

“陛下,皇屬軍在側,我們隻要到達樾山、南泰,我們就有機會!”

“嗯,你安排好!”

李正道此時很孤獨,他終於明白為何天子都要稱孤道寡,沒人能明白他心裏的苦。

突然有那麼一瞬間,他甚至覺得南唐複國不是一個好事。

複國之後,這些南唐遺老們,隻能會讓南唐步當初的後塵。

真要去了南泰、樾山等地,就再難有北定中原之日。

羅士信、裴元慶並未深追,進入大山後,他們的優勢蕩然無存,相反會是李正道軍的優勢。

唐州多山,但卻都不是大山,綿延數百裏,哪怕進入九月,裏麵也是氣候燥熱。

武王府麾下,大多都是北方人,一旦染上南方瘴疫,生死都不好說。

“王爺,末將無能,沒能追上他們!”

“無妨,窮寇莫追,等他掃清南洋諸國,也能省下我們不少力氣!”

“王爺,李都督的傳信,李江洲死了!”

楊淩微微一怔,隨後釋然了,這也在預料之中,隻是李江洲的死,讓他不得不暫緩進入江州的腳步。

“好,傳令下去,讓大軍盡快拿下唐州!”

“是!”

自從神月女帝駕崩後,朝廷之中,也隻有董成曾經立過一個小皇帝。

所以神月的年號楊淩並沒有廢除,依然還是在沿用,隻有等待他真的登基稱帝後,才會正式廢除。

議罪楊韶華的事,也要等到楊淩稱帝之後,才會真正的開始。

神月二年秋,大烈攝政王楊淩率大軍入唐州,江州軍馬側擊,拿下整個唐州,李正道敗退樾山。

神月二年冬,大烈攝政王楊淩返回洛都,梅文宣入朝,正式接管禮部,準備開春以後的第一次春闈。

楊嵐清、齊文淵、葉連之等年輕一輩開始真正主政地方,分別在江南、楚州、遼州等地成為一方巡撫。

董霄成為唐州鎮守使,董重則成為大烈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巡撫出任唐州。

進入唐州後,董重所展現出來的手段頗為老練,讓很多人歎為觀止,完全不像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

唐州李正道留下的南唐遺老,被董重給連根拔起,光是殺掉的人頭摞起來鑄成了一道奇觀,讓人不寒而栗。

用董重的話來說,所謂亂世用重刑,對叛賊最狠的做法,就是以殺止殺。

也有人說董重年紀尚輕,如此血腥殺戮,會成為第二個董成。

不過楊淩並不在意,更是加封董重入閣,文峰閣大學士,讓董重並肩閣臣。

楊淩的獨寵,讓董重成了大烈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如今天下,隻剩下江州、西蜀、涼州王府尚未真正歸附,韓天俞自雲州回去後,還沒消息傳來。

眼看著新年將至,朝廷也沒有再動刀兵,連連征戰下來,就算是韋氏、陳氏兩大商行都開始有些力不從心。

與民休養,也是重中之重,朝廷將重心放在了開春後的春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