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率軍出大都後,一路直奔武安城來,沿途也遇到了北離各地的抵抗,但他們的抵抗,根本不是大烈軍的對手。
這些城衛軍平日裏剿剿山匪還行,對付不了楊淩率領的大烈軍。
不過楊淩率軍在北離馳騁,還是激起了民憤,北離各地組建勤王軍,要將大烈軍趕出去。
在發現楊淩的目標是武安城後,各地義軍開始朝武安城集結,人數高達二十餘萬。
北離有風骨,風骨在民間。
真到了國破家亡的時候,才能真正看出來國之風骨。
當然不是所有的貴族豪族們沒骨氣,他們之中也有人南下,甚至散盡家財。
亂世出英雄,草莽多豪傑。
北離民心沸騰,這也是楊淩著急南下的原因。
畢竟舉國之力,北離帶甲之士不下百萬,深陷其中的話,後勤補給尚且不論,光是耗就得耗死。
“陛下,北離正在往武安城聚兵,拓跋昊這個名頭夠響!”
“茂公,涼王那邊怎麼樣了?”
“不容樂觀,從最新傳回來的消息,隻怕撐不了多久,拓跋宇誓要滅了涼王這一路,從各地調集的備戰兵不下三十萬。”
拓跋山手中的休屠軍,拓跋宇親衛的破烈軍,如今又多了三十萬備戰兵。
所謂備戰兵,是北離沿用前朝的屯田兵,平日裏的訓練也都是按照正規軍規格來的,拿起武器就是正規軍。
拓跋宇在二十年前從巨虎城不敗而歸,便開始謀劃,之所以選擇涼王,在他看來,涼王董騰的威脅要比楊淩更大。
這與修為無關,兩人鬥了大半輩子,董騰駐守涼州,兩邊摩擦不斷,都欲除之而後快。
滅了涼王董騰,就等於徹底剪除大烈的一條臂膀。
“能有辦法救出來嗎?”楊淩問道。
“陛下,涼王不會讓我們救的,這是他自己選擇的宿命!”
一生都在征戰,戰死疆場或許是對一個武將最好的選擇。
“陛下, 如今武安城聚兵後,我們想要打通,恐怕要用奇招!”
“奇招?”
“逼陳天洛出來與我們決戰!”
“陳天洛是北離名將,北府軍能攻善守,隻怕他不會輕易出來吧!”李孝恭在一旁說道。
“如果拓跋昊在我們手中呢?”李靖神秘道。
“三葉城?”徐茂公掌管情報,瞬間明白過來。
“陛下,陳天洛幾日前讓拓跋昊去三葉城調兵,其實是想讓拓跋昊從武安城抽身回大都!”
“藥師,那這麼說來,拓跋昊如今在去大都的路上?”
“並沒有,三葉城中有我們的人,拓跋昊還在葉家!”徐茂公說道。
徐茂公在接管了陳氏、韋氏商行的情報係統,這其中以韋氏商行最為透徹。
青樓這種地方,不僅僅在大烈生意興隆,在北離也是達官貴人們喜歡去。
消息散播最快的地方,自然也是在青樓裏,韋氏商行的人埋得很深,很難被揪出來。
“三葉城距離武安城不足百裏,城中可有守軍?”
“有,守軍不足三萬,三葉城,其實是北離皇族的皇莊,三萬人並不強,我們不必拿下拓跋昊,隻要圍而不攻,陳天洛必會派兵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