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修建一些抗洪的危房(1 / 2)

他和李明一起與居民們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在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後,何雨柱提出了一個構想:“我想我們可以嚐試,采用堅固的材料和結構,確保在下次暴雨來臨時能夠保護大家的安全。”

居民們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這個建議。於是,何雨柱和李明組織了一場集體討論,大家一起製定了危房的設計方案。在何雨柱的指導下,他們選用了堅固的材料,合理設計了房屋的結構,確保了危房的抗洪性能。

修建過程並不容易,但大家都非常努力,互相幫助。何雨柱身先士卒,親自帶頭投入到施工中,他的雙手再次變得粗糙有力。在整個修建過程中,他不僅教大家如何操作,還耐心解答大家的問題,使得大家都能參與其中。

經過數天的努力,一座座堅固的危房在山腳下嶄新而又堅定地矗立起來。居民們看著這些新房子,心中充滿了感激。在危房落成後,何雨柱並沒有停下腳步,他繼續組織大家學習如何應對自然災害,提高應急處理的能力。

一個清晨,何雨柱正準備出門,突然手機響起。他接起電話,是縣裏的官員打來的,告訴他有一個關於農業創新的比賽,希望他能代表村子參加。何雨柱思考片刻後,欣然接受了這個機會。

於是,他開始了為比賽準備的旅程。他深入研究各種農業創新技術,不斷改進自己的種植方法,同時也積極與其他農民交流分享。在比賽中,何雨柱用實際成果和經驗,展示了他在農業領域的深厚造詣,贏得了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比賽結束後,何雨柱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回到家鄉,繼續致力於農業的發展。他開始嚐試更多創新的種植方式,不斷尋求提高農田產量的方法,同時也鼓勵更多的農民參與到農業創新中來。

一次農田考察中,何雨柱結識了一位名叫王婷的農業科研專家。王婷深知何雨柱的才華和對農業的熱情,她邀請何雨柱前往城市參觀農業科研中心,學習最前沿的農業知識。

何雨柱興奮地接受了這個機會,來到了城市。在農業科研中心,他不僅了解到了最新的種植技術和育種方法,還見識了許多創新的農業科技設備。他深感這些先進技術能夠極大地提高農田產量,同時也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

在王婷的帶領下,何雨柱參觀了一座現代化的溫室大棚,裏麵種植著各種高產的蔬菜和水果。他驚歎於這些農作物不受季節限製,不受惡劣氣候影響的生長狀態,他也深感到了農業科技的神奇之處。

一天,何雨柱和王婷在科研中心的休息區聊了起來。王婷問道:“雨柱,你在農村的實踐經驗非常寶貴,不過你是否也考慮過將這些經驗和農業科技相結合,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呢?”

何雨柱想了想,點了點頭:“你說得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我們的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以實現更高的產量和質量。看到這些先進的農業技術,我深感農田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