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城龍科院。
忙活了一上午的韓文清來到食堂吃飯,他打了一份紅燒排骨和一碗米飯,找了一個角落的位置坐下。
當他剛準備享用午餐,一個清脆的聲音在他的身旁響起。
“韓院長,我們正要找您呢,沒想到在這裏遇到您了。”
韓文清抬頭一看,是趙凱和王浩,他以為這兩人又是來找他談加入實驗項目的事,他連忙回道。
“是呀。”
“你們兩個想加入可控核聚變實驗項目的事,我在考慮一下吧。”
“韓院長,我們找您不是這件事。”
“不是這件事?”
韓文清愣了一下。
自從趙凱和王浩發現秦明的資料後,就一直纏著他想要加入這個項目。
可目前可控核聚變實驗項目正處於關鍵時刻,而他們兩個人才剛剛入職龍科院,不論是經驗還是能力,都有所欠缺。
畢竟科研的工作可是僅憑一腔熱血就行。
大多數人剛開始都滿懷熱情,可能堅持下來的卻寥寥數人,他覺得二人還需要在磨練一段時間。
可他又不想打擊二人在科研方麵的信心,便隻好一直躲著二人。
可他們這次竟然不是為了這件事,他連忙問道。
“哦,那你們找我是有什麼事啊?”
“韓院長,我們剛才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秦明的新聞,說他的爺爺是秦振國院士。”
“秦振國?”
聽到這個名字,韓文清不禁有些驚訝。
他當然知道秦振國,那可是我國航天界的泰鬥級人物,曾經擔任過航天院的院長,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過傑出的貢獻。
“沒錯,就是秦振國院士。”
趙凱二人點了點頭。
“網上還說是因為秦院士的原因,秦明的二審才會這麼快受理。”
“你們在哪裏看到的?”
韓文清雖然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可他對互聯網卻是一竅不通,連忙向二人詢問道。
“圍脖頭條上。”
趙凱將自己的手機拿給韓文清看了看。
當看到手機屏幕那一刻,韓文清才確認自己的耳朵沒聽錯。
“你們把這篇文章發給我。”
“好的韓院長,您有維信嗎?”
“衛星?”
“怎麼發個文章還要通過衛星呢?”
“不是衛星,是互聯網中一款社交軟件。”
“哦,原來如此。”
韓文清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韓院長,我幫您注冊個賬號吧。”
二人也看出來韓文清對互聯網一竅不通了,於是接過韓文清的手機,幫他注冊了一個賬號。
很快,趙凱的一番操作就將文章的鏈接,發送給了韓文清。
確認打開無誤後,韓文清也顧不上吃飯了,立馬收起手機跑了出去。
看著韓文清離去的背影,趙凱激動的說道。
“老王,我應該是第一個加韓院長維信的人吧?”
“這以後我向他請教問題是不是就方便多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的確是第一個人,可你確定韓院長以後會回你微信嗎?”
王浩的話讓趙凱的熱情瞬間熄滅,韓文清估計用手機就打個電話,估計是不可能回他消息的了。
韓文清沒吃一口飯,就從飯堂一口氣跑了到了唐萬國身前。
他氣喘籲籲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