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螳螂和蟬得戰鬥(1 / 3)

望著消失在風雪中的部隊,宋雨航有些感到迷茫,尤其麵對那不時席卷大地的寒風,此刻的大雪已經出現了減小的跡象,但是地麵上卻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白色鎧甲,什麼是北國風光?什麼是萬裏冰封千裏雪飄?

宋雨航此時此刻才知道人隻有站到了某一個高度,他才會體會到一種獨特的意境,這種意境就是一種天下在握的豪邁的激情,為什麼無數的英雄、梟雄要為了所謂看不見的江山爭得你死我活?宋雨航今天才知道,原來江山是如此的誘人,權力是如此的令人瘋狂!

不過與此同時,宋雨航也在反複的告誡自己,要時刻提醒自己,自己並不是當領袖的料,隻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完成曆史賦予自己的使命,他宋雨航就是問心無愧了。

宋雨航在風雪中發傻,可中國遠征軍的鐵蹄不會就此停下,事實上,雖然已經在南中國,在緬甸,在南太平島嶼上,遠征軍已經打出自己的國威軍威,可是,當幾十萬將士踏出黑龍江的那一刻,從1895年以來長達半個世紀的國恥,準確的說,是從滿清政府簽訂下中國曆史上第一部喪權辱國得對外協議——尼布楚條約——得恥辱,終將由他們去洗刷。

雪恥!

成為每一個遠征軍將士心中的至高任務。

遠征軍不再是普通意義上得中國軍隊。

舊式得中國軍隊,不要說普通士兵,就是大多數軍官都是大字不識一個得文盲,許多團長甚至師長旅長得身邊,不僅不識字,而且以不識字的純武夫而感覺洋洋自得,這樣的軍隊,打仗全憑感覺,作戰全憑運氣,至於“為什麼而戰”這樣的問題,更是一問三不知,或是把嘴一撇,仰著頭回答“金子女子票子車子房子”這樣五子登科得答案來。

而中國遠征軍從一開始,就是國民政府得戰略預備隊,經過第一次赴緬作戰的洗禮,經過宋雨航從上到下得改造,尤其是大量補充了大量的學兵學生兵後,軍官的識字率幾乎達到了百分百,至於士兵中間,由學生兵日夜開設戰地學校輔導班的教導,約有半數的士兵能夠認一百個字以上,並基本通宵民族大義,再經過遠征軍上下民族至上思想的熏陶,當遠征軍踏出國門的時候,他們不僅僅是一群在裝備上武裝到了牙齒的軍人,更在思想上完成了全副武裝,隨時隨地可以為國家為民族而犧牲。

黑龍江上得一聲炮響,正式展開了被後世俄國史家咬牙切齒的“遠東慕尼黑陰謀”得幕布。

現在全副武裝的關東軍好想一群蝗蟲般,為了自己的活命,為了東條首相反複告誡他們的“大和民族未來百年的命運”,更為了遠在萬裏之外列島上親人的安全,紅著眼湧進了蘇維埃俄國的邊境,數千裏邊防線上區區六萬蘇軍眨眼間被消滅殆盡,隨後,二十幾日軍師團分兵多路,呈扇麵狀,毫不在意自己側翼與後路的,衝向了遠東的各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100多年以前這裏生產海參,“崴”是窪地的意思,所以中國人稱它為海參崴。根據我國曆史記載,1860年沙俄強迫滿清政府簽定《中俄北京條約》,致使包括海參崴在內烏蘇裏江以東的4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割讓給了俄國。1862年,沙俄政府將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翻譯成漢語就是控製東方。

海參崴是俄羅斯邊疆區行政、工業、文化、商業中心。麵積700平方公裏,人口約40萬。位於莫拉維耶夫.阿穆爾半島之上。它瀕臨日本海,控製鄂霍茨克海,與日本北海道的函館隔海相望,蘇維埃俄國在遠東的第一軍港,紅海軍太平洋艦隊的錨地,曾經讓日本帝國海軍眼紅了很久的良港,在12月11日的大風雪過後,隱隱約約的在一望無際的雪原上,出現了一片黃色影子,他們是日本關東軍第148師團的主力,與之配合的還有加強了戰車第2旅團,任務就是務必“完整徹底”的奪取海參崴,將紅海軍太平洋艦隊或是繳械,或是驅逐。

此時的海參崴城內,駐防的軍隊隻有區區一個步兵團,這還是因為海參崴戰略地位異常重要,蘇維埃俄國最高統帥部可以加強了守備的緣故,其他的,就是40萬居民,還有近萬的紅海軍水兵了。

蘇維埃俄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同時也是遠東軍區副司令,在接到敵情通報後,驚得一身冷汗,這幾日大風雪,不僅有效的阻隔了遠東各地的無線電通訊,更將各個城市之間的有線通訊破壞嚴重,直到現在,這位紅海軍上將才知道,原來黑龍江對岸的那些黃皮猴子,竟然在最要命的時候,敢於捋強大的蘇維埃帝國的虎須……

想都不想的,這位海軍上將立即下令全城戒嚴,在城外構築防線是來不及了,況且,這個季節的遠東土地,鐵鎬砸下去就是個白印,挖戰壕,那個是美麗的夢,所以,海軍上將決定發揚蘇維埃政權早期的傳統,在街頭構築街壘,用一場“斯大林格勒式的勝利”,來挫敗那些黃皮猴子的野心。

同時,海軍發出總動員,近六成的紅水兵立即配發武器,協助步兵打巷戰,其餘的人立即拆除戰艦上的火炮,用以彌補城中火炮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