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民主黨報紙配合的,宋雨航也秘密指令自己在美國的公司,無論是用錢收買也好,用流氓嚇唬也罷,總之,要讓中國人在爭取平等和自由的口號喊遍整個美國,讓每一個美國人都知道中國遠征軍出征俄國的意義。
幾乎是一夜之間,美國的輿論界完全叛變,前一天還在口誅筆伐說總統養了一頭白眼狼,今天就開始聲援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而發動的戰爭,甚至在紐約時報的顯要位置,大幅標出了被蘇俄強占的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裏土地的地圖,這種聲浪一下扭轉了杜魯門政府的不利局麵,也讓軍方很多將領私下裏表示:隻要中俄開始談判,對中國的軍援就可以立即恢複。
自然,也有一絲不同的聲音傳出來:過於強大的中國,未來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日本帝國?未來五十年,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將有誰來維護?
不過,這這種舉國一致的聲討俄國浪潮中,這些稀少的聲音是如此的微弱,以至於絕大多數美國人根本聞所未聞。
接到外交部搜集的聲明文稿和美國輿論剪報,丘吉爾仔細看過之後,一臉無奈的看著他的外交大臣艾登:“看來我們要放棄香港了……”
艾登無奈的點點頭,看看宋雨航的聲明就能明白,現在的中國正在要求自己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了這個目的,不惜與北麵強大的蘇聯翻臉,不要說中國,就是在英國內部,能下這種決心的人也絕無僅有,為了區區一個香港,與中國內部的狂人徹底敵對,這不符合英國人的利益。
“可是,”艾登遲疑下看,“斯大林這個人極度自負,他會允許中國人抽他的嘴巴麼?”
丘吉爾有些疲憊的癱坐在椅子裏,連平時從不離手的哈瓦那雪茄都沒動,低著頭慢慢道:“約瑟夫這個人我見過幾次,他老了,如果放在二十年前,或許他會斷然反擊,可是,現在的局勢讓他不得不遲思量清楚,麵臨了東西兩方的壓力,一下變成兩線作戰值得不值得。至少中國人不想要他的命,而希特勒,哼哼,他會毫不猶豫的宰了約瑟夫.斯大林。”
艾登想想感覺說的有理,不過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就這樣放棄香港麼?那裏可是我們在遠東最好的深水港,一旦失去了,遠東艦隊可不容易尋找更好的錨地。”
“嘿嘿,”丘吉爾一陣怪笑,“或許吧,可是,我們失去了香港還有新加坡,隻要新加坡還在大英帝國手中,就可以繼續鎖住中國,而那個宋雨航這次怕要失去很多了,比如說,美國人的信任。”
艾登的眼睛一亮,“這樣的話,不如我們再加一把火,讓這場大火燒得更旺些。”
第二天,英國外交部向議會提出,放棄從曆次對華條約中得到的利益,也就是說,英國放棄香港!
這個表態在英國議會激起滔天巨浪,丘吉爾與艾登能看到的大勢,未必每個人都能看到,那些個奉行英國至上的議員們,還有在海外殖民地有諸多利益的政客們,哪裏能容許又一塊殖民地從手邊漏走,當即展開反擊,一夜之間,整個議會就吵翻了。
議員們大罵丘吉爾之餘,也想到這份提議的緣由,於是有人串聯了自己在美國政界的好友,想要透過美國政界對中國人施壓,讓中國人從蘇維埃俄國撤兵。
有了英國政界的支持,那些古怪的聲音一下大起來,有人甚至公開在美國國會山叫喊:應該限製中國!
可是,沒等這位戰略情報部的上校說完,就被兩個氣憤的眾議員用手杖打破了頭。別看那個上校是個情報官員,好歹也是軍人出身,身上的火氣被點燃,當即對侵犯者報以老拳,轉眼之間,幾個人就在國會山前麵打的灰頭土臉。
就在一片爭吵聲中,不知不覺的時間一點點溜走,1946年的1月14日,宋雨航公開聲明發表後第14天,日本關東軍第39,112師團協同,乘坐火車快速攻占了一座城市:泰舍特。
泰舍特,位於西伯利亞大鐵路上的重要節點,其北部是綿延的葉尼塞嶺,南部是橫亙的薩彥嶺,在兩座山脈之間夾住的山口中,西伯利亞大鐵路堪堪經過,所橫穿過的城市就是泰舍特。
在泰舍特以西,西伯利亞大鐵路分成南北兩條線路,兩線彙聚在泰舍特。從泰舍特向東,西伯利亞大鐵路又分為南北兩線,分別在貝加爾湖南北兩側經過,最後分別抵達共青城與海參崴。
因此,泰舍特成為了整條西伯利亞鐵路上最重要的節點,隻要占據了泰舍特,就等於截斷了整條西伯利亞大鐵路,徹底切斷了蘇俄本土與遠東地區的聯係,除非俄國人從危險的北冰洋派出艦隊護送運輸艦,遠途到達遠東發動一場登陸作戰,否則的話,蘇俄就隻有硬著頭皮吞下丟失遠東邊疆區的苦果。
到達這裏,東條英機決定不走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