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3 / 3)

等意識到自己被德國人狠狠給了一下的斯大林當即不甘示弱的決定不等北高加索第一方麵軍主力抵達,由草原方麵軍單方麵實施反擊,然而蘇軍的反擊卻落入了德軍的反突擊陷阱之中,僅僅在2月27日,蘇軍在米巴亞山口的攻防戰中就損失了超過三百輛的坦克和裝甲車,而固守有利地形的德軍損失微乎其微。

當德軍沿原路撤退之後,蘇軍的北高加索第一方麵軍和草原方麵軍的殘部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無奈之下隻好退兵。

隨著德軍不斷的以大搏小,短而迅猛的戰鬥不斷爆發,與德軍在庫爾斯克地區對峙的蘇軍各個方麵軍都有團或師一級的部隊被重創或是殲滅,這個時候蘇軍才警惕起來,蘇軍前沿總司令官朱可夫親自返回莫斯科向斯大林直接彙報德軍的戰術變化,習慣了同德軍進行大決戰大撕殺的蘇軍一時間非常難以適應德軍的這種小動作。

一向擅長以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對德軍進行大決戰,熱衷於同德國人拚消耗的蘇聯人非常不適應德軍的這種占了便宜就跑的打法,無奈之下隻好將分散的蘇軍各部集中起來,以免給德軍可乘之機,但是這樣卻又恰恰使蘇軍的戰略單位紛紛孤立了起來,作為前線總司令指揮官的朱可夫十分無奈之至極,原因不在於德軍的新戰術,而是在於最高統帥部越來越多的幹涉。

可以說現在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了法國的中部沿海的一個名叫諾曼底的小地方了,盟國方麵信守諾言在法國開辟第二戰場的舉動可以說是救了蘇聯人的命,因為德國自從一改針對普通民眾的屠殺政策之後,德國人的所謂友善的幫助確實得到了一些人的讚同,蘇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多民族國家!

蘇聯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占51%,烏克蘭人占15% ,烏茲別克斯坦占6%,白俄羅斯人占4%,其他為哈薩克人、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摩爾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吉爾吉斯斯坦人、猶太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約占24% 。

多民族的蘇聯給了德國人可稱之機,一直以來希特勒都在鼓吹的日耳曼種族優越論,雖然主要來源於種族主義者和反猶分子戈平瑙和霍土頓.施特******.張伯倫提倡的反動的種族主義理論思想,但是同樣也受到尼采宣揚的德意誌人優越論的影響。希特勒所說的日耳曼人,是指尼采所說的德意誌人。隻是希特勒赤裸裸地宣揚日耳曼種族優越論,而尼采則迂回曲折地宣揚德意誌民族優越論,可以說希特勒是在借用並且綜合了這一理論,但是將這一理論發揚光大的卻是弗裏切和戈陪爾兩人。

他們所做的就是蘇聯人最為害怕的,因為斯大林成功了利用了1934年12月1日,蘇聯政治風頭正盛的列寧格勒州委書記謝爾蓋.基洛夫在斯莫爾尼宮三層被刺客槍擊頭部身亡事件。

他親自前往列寧格勒參與調查和審訊,並且宣稱此次暗殺是由托洛茨基及其反對派所策劃,開始了針對老布爾什維克的清洗。1935年2月原內務人民委員部的黨中央書記格裏科.雅戈達被尼古拉.葉若夫接替,同時安德烈.維辛斯基被任命為檢察長。斯大林以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反蘇聯合總部的名義逮捕了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人,以逼供手段迫使他們認罪,最後於1936年8月在莫斯科公審將他們處死。

不久後,又以托洛茨基反蘇軍事組織的指控處決了圖哈切夫斯基等紅軍將領。1938年3月針對****和托派反蘇聯盟,斯大林又以同樣的手段處決了布哈林等人。1938年4月內務部的葉若夫被拉夫連季.貝利亞接替,失勢的雅戈達、葉若夫均遭到清洗。

1940年,身在墨西哥的托洛茨基被蘇聯特務刺殺。斯大林最終將大清洗變成了對黨、政、軍、中央、地方幹部的全麵清洗和鎮壓,受害者的人數至少在70萬人以上 。列寧時代的******成員老布爾什維克隻剩下斯大林,米哈伊爾.加裏寧和莫洛托夫三人,蘇聯元帥中的五人隻剩下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兩人。

大清洗雖然穩固了斯大林的地位和絕對權力,但是麵對德國人的民眾分裂主義勢力的滲透,尤其是高喊著解放受壓迫的民族,提供武器和教官的德軍成為了一些對斯大林政策不滿者或是受害者的堅實依靠。

“德國人是來幫助蘇聯人民抵抗斯大林暴政的,我們什麼都不要!”每當斯大林聽到或者看到這樣的口號宣傳單,神經就會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