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雨六年級下冊時,夢雨家的新房終於砌好了,總共四間。農村裏的房子要麼修一個“田”字形,要麼修一個向夢雨家的這種“一”字形。夢雨家的這種就是四個通間,沒廚房沒衛生間。這就是農村老式房。夢雨家也如願的搬進了新房。這個房子修了兩年才把它修建起來。由於父母沒錢,找一點那就修一點,這棟房子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那時候住在鄉下的家家戶戶都在修房子。不管有錢的沒錢的都跟著修。因為國家大力鼓勵農村自建房。隻要你修房子國家就會提供修房補助。多著幾萬,少著幾千。夢雨家修時國家提供八千,雖然這八千對於修一個四五間房來說確實少的可憐,但有總比沒有吧。每天你都會收到幾封邀請你吃搬家酒的請帖。現在除了紅白喜事一般是不允許辦酒席的。但那個時候還沒這項政策。一年吃席隨禮的錢都不在少數。
夢雨家雖然也修房子了,但沒有像別人家一樣大辦酒席。沒有那麼炫耀。夢雨家隻是請了同宗的長輩,小輩們一起吃了一個飯。還不允許他們送禮。很簡單的一場宴席。
搬家的那天也沒什麼搬的,我最記得清楚的是夢雨家本來就家徒四壁,隻有一條被子,剩下的好像就沒有了。人家搬家要請四五個人幫忙,可能要搬一天才能搬完。但夢雨家不用請人,自己搬也才搬了幾個小時就完工。沒有想象中的複雜和困難。
搬到新家去以後,就要徹底大掃除。這個好像是有講究的。叫一掃前穢贏好運,所以打掃時要特別的認真仔細。打掃完就把搬來的床單被褥換上新買的套。把這一切都弄好以後就開始做飯,到晚上時就請同宗的人吃飯,吃飯前必須先放鞭炮。然後再請他們上座開席。這都是村裏搬新家時的規矩。也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還有很多很多,我一時想不起來了。
這新家住起確實比老屋舒服。老屋隻有兩間房,一個廚房還當廚房和臥室用。姐姐們直接沒有自己的房間,都是借居在叔叔家。小的時候我姊妹還可以睡一個床,但是長大了男女有別嘛,所以姐姐們也需要獨自的私人空間。沒有多餘的房間。隻能借居在叔叔家。叔叔家要就搬走了,隻留下兩間老屋。這兩間老屋和夢雨家同牆隔壁。所以一直是空著的。在爸爸和叔叔協商後,姐姐們就有了自己獨立的房間,但在老屋裏還是非常的擁擠。新房就不一樣了,空間大,兩人一個房間還可以留出一間來當廚房。這就是對比。隻是房子大了感覺也不熱鬧了。在搬來不久姐姐就出嫁了。二姐也輟學出去打工了。家裏一下子空了不少。
恭賀新府換舊宅,喜鵲枝頭笑顏開。搬新家也是人生中最高興的時刻。有了家就有了避風港。新家是對避風港的另一種體驗。願大家都擁有自己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