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早。”黎平笑嘻嘻的。雖然生活艱難,但是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對待兒女都是一碗水端平的,不會因為黎清樂是男孩子就對兩個女兒不好。
“走吧!咱們出發吧!”黎平熟練的扛起木柴。
黎清歌目測這些柴至少要有一百五十斤,比她爸還重,每天他就扛著這些柴去鎮上賣。
“嗯。”黎清歌點點頭。
“老婆,我帶孩子們去上學了。”黎平出發前還要和黎豔欣說一聲。
“好,路上小心,注意安全。”黎豔欣目送著他們離開。
等到看不到他們的身影時,她才下地幹活。
家裏有兩畝地,種了菜,和稻穀。
他們住的房屋是瓦房,還是十年前蓋的,隻有一個房間,一個廁所和廚房是一間隔開的一個大廳,一共三間。以前建房用的是實心黏土磚,建房時和親戚借了不少錢,這些年日子不易,不僅要養孩子,還要還債。
他們家裏還用了十隻下蛋的母雞,一隻公雞。
有時候雞蛋多了黎豔欣也會拿去鎮上賣錢,一個土雞蛋可以賣到一兩二到一塊五毛錢,黎豔欣舍不得自己吃,也就偶爾會留一點給孩子們補身體。
她們家最值錢的就是那幾隻母雞了,平日裏,她照料幾隻母雞,比照料孩子還細心,所以她家的母雞下蛋也勤快,雞蛋的質量也好。
這些都需要黎豔欣照料,農村人大多是自己種菜吃的。
山路十八彎,黎清歌幾人走了一個半小時才走到鎮上。
黎平氣喘籲籲的放下木柴說,“好了,咱們到了,你們趕緊上課去。爸爸就在這邊賣柴。”
“爸爸,再見”,黎家幾個孩子和黎平告了別,就往學校走去,他們都在一個學校念書,學校是公立的,現在是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所以他們上學是不用學費的。但是夥食費這些都是需要自己給的。這個學校沒有食堂,大多數人都是回家或者去小飯店吃,也有人是自己帶午飯的,比如黎家姐弟,他們都是自帶午飯的,黎豔欣給他們準備好放在書包裏了。
“大姐,我去教室了。”黎清歡說,她是小學四年級,和黎清歌不是同一棟樓層。
“好,去吧!”
“大姐,我也去教室了。”黎清樂說,他是小學二年級,和兩個姐姐都不是同一棟樓,
“好,自己小心些,上下樓梯要注意安全。”黎清歌叮囑弟弟。
“大姐再見,放學見。”兩姐弟和黎清歌揮揮手,告別。
“放學見。”
黎清歌記得自己是在六年級二班,是在三樓,看著這陌生又熟悉的學校,黎青春不禁有些感慨。她真的回到了14歲這一年。
14歲這一年暑假是她命運的轉變,卻要阻止善一事的發生。她不會讓爸爸死去的,她要賺錢,這樣爸爸就不會因為想多掙點錢,那麼拚命的去上山砍柴了。砍柴太危險了,她要想一個掙錢的法子。讓爸爸不要再上山砍柴了。
“清歌,你怎麼還不進教室?”一個女孩子在黎清歌身後拍了一下。
黎清歌轉過頭去,發現是他的同桌,馮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