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次,衛青都不想認秦去病是自己侄子。
在上林苑裏,幾乎沒人敢惹他,就連各諸侯國的王子王孫都對他避而遠之。
在這裏,沒有他不敢整的人,隻要被他盯上,主動投降也要被他揪兩根腋窩毛下來。
凡是得罪他的人,不是大晚上馬桶裏盤條蛇,就是白天飯碗裏堆泡屎。
就算是匹馬,隻要不聽他使喚,第二天早上,馬根子上都要被係根繩子,把尿泡憋炸了。
北軍流傳一句話,“上林苑裏的惡狗見了秦去病,都要哭喪著臉,要不然,容易被燉了。”
混小子秦去病之所以這麼囂張,實在是大漢朝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得寵的孩子。
上林苑最大的官是他舅舅,現在又來了個寵她的未來舅媽,長安城還有個惦記他的夫人衛子夫。
關鍵,未央宮的前殿內還有個欣賞他的皇帝。
就這背景,衛青稍微管嚴一點,都要被劉娉罵兩句。劉徹時不時還過問一下他的成長。
到了後來,一直跟他作對的李敢都要忌憚他三分,睡覺總擔心自己前列腺被他掏出來喂狗。
其實,在秦去病心裏,最在乎的還是他那個在采石場做苦工的老爹。他爹秦星雖然地位不高,但上林苑誰都知道,他才是這裏的“幕後老板”。
上林苑一把手沒事就找他請示彙報,皇上來了也要單獨召見。是個人都能看出來“民夫秦星”不僅僅是個民夫,起碼是個“掛職考驗”的幹部。
秦去病人小鬼大,心思比一般成人還活泛,他早看出來自己爹不是普通人物。
更讓秦去病服服帖帖的是,秦星時不時冒出來的奇怪想法,隔三差五搗鼓的奇怪東西,總讓他驚掉下巴。
秦星對兒子的行為采取了放縱的態度。不為別的,在他心目中,未來的冠軍侯就是這個人設。
自從秦星知道了寒星劍和方向針的穿越功能,他已經將自己回到未來的希望寄托在這兩樣東西上。
所以,對於兒子,他隻有兩個期望,封狼居胥和繼續活下去。至於曆史的正常軌跡,秦星覺得並不重要。
作為一個長期在時間裏穿梭的火星人,曆史和現實是否相符,對他來說並不是問題。他與普通的地球人不一樣,他心中的曆史不是史書上的幾行文字,也不是地球視頻文獻中的無聊演義,而是可見的現在進行時。
英年早逝的霍去病是史官的記載,但他的命運不受史官左右。
也許從秦星穿越到漢朝開始,霍去病的命運,甚至與他相關的很多人的命運就已經改變。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和《漢書.霍去病傳》裏的幾行漢字,改變起來簡直不要太容易。
起碼,這小子如今姓秦,不姓霍。
秦星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雖然,秦去病在上林苑裏胡作非為,但好在他成績優秀,次次考核拿第一,也該他享受眾星捧月的待遇。
而且,他的所作所為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虎賁營在他的帶動之下,既嚴肅又活潑,戰鬥力和精神麵貌在整個北軍,甚至整個漢軍都數得著。
以至於劉徹多次想把虎賁營拉出來顯擺顯擺,讓其他部隊學習學習。
最後,劉徹這點虛榮心,被皇太後以“都是群孩子,成不了氣候”為由給打消了。
雖然暫時隻能“把肉埋在飯裏”,但實際的名聲早已在外。虎賁營在上林苑的待遇最好,不僅如此,這幫得勢的孩子還經常“多拿多占”。
被孩子欺負了,礙於衛青的麵子,北軍將士不敢言語。虎賁營得寵,衛青也跟著得寵,同是將軍,李廣和他的待遇簡直天上地下。
所以,內部受氣的北軍,隻能對外“多拿多占”,這也幾乎成了漢軍裏的潛規則。
朝廷裏有人拿北軍這個BAG做文章。
竇嬰一直想插手北軍,但苦於沒有機會。當得知北軍已經囂張到對自己的BAG毫不收斂,甚至變本加厲的程度,他忍不住在劉徹麵前參了衛青一本。
大致意思是,北軍再不加以節製,將來肯定要造反,還是羽林衛比較忠誠,處處維護皇上的名聲,沒那麼囂張。
因此,他建議讓李廣取代衛青,執掌北軍。至於虎賁營,應該嚴加管束,尤其是混小子秦去病,必須嚴懲。
武安侯田蚡一聽不幹了。他反駁說,北軍是漢軍精銳,事關京畿安全,必須專人負責,李廣統領南軍已經很勉強,應該讓自己兒子田恬把擔子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