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恍兮惚兮夢清明(1 / 2)

周瑩離開後,李耳便躺在床上開始思考著嚴卿和秦風的事情了。他很想幫助嚴卿和秦風走出過去的陰影,可是思來想去都找不到任何辦法。

嚴卿和秦風遭受到貴族的迫害,導致他們不再相信世間有良善的存在,同時也變得非常厭惡學習,尤其是痛恨學習周禮。

李耳很沮喪,他覺得世間根本沒有辦法解決嚴卿和秦風的問題。

嚴卿和秦風可是眼睜睜的看著親人被貴族害死的,他們對貴族的恨,早已經深入骨髓了。試問在這深仇大恨之下,怎麼能讓他們釋懷?

始終還是得找到宇宙玄機才行!李耳是這麼認為的。

沒有找到宇宙玄機,便難以化解世間存在的種種矛盾。隻有弄明白,神為什麼創造這個充滿苦難的世間,才會有答案。

想到這裏,李耳將心收了回來,開始思考起秘籍上的話語。

“人者,有也,無中而生,為欲念之主也,而欲念生陰陽,為天地萬物之主也。”

李耳想起秘籍中的這段話,覺得這段話非常的關鍵。

這段話表明人既是“有”,是從“無”中生出來的。可是李耳覺得這種說法非常的令人匪夷所思,人不是從母胎中生出來的嗎?應該是從“有”中生出來的才對啊。可是卻說從“無”而來。這個“無”到底是什麼?

這段話還說人是欲念的主人,掌管著欲念。而欲念又能生出陰陽,在陰陽的作用下又衍生出萬物。

這從這層層關係來看,人是因之所在。

人是欲念的因,欲念是人的果。

欲念是陰陽的因,陰陽是欲念的果。

陰陽是萬物的因,萬物是陰陽的果。

照這麼說,人豈不是一切的主宰!

李耳感覺自己的這個想法很瘋狂,可秘籍說的若是真的,那麼人既是所謂的“有”。

一切的問題和矛盾都是從“有”中而來,而“有”中有什麼?

“有”中有欲念。

這是製造出痛苦的源頭。

李耳一直認為,世間的一切矛盾就是由欲望引起的。可是人又根本不可能斷除欲望。

人不像是欲望的主人,反而像是欲望的奴隸。

人每天睜開眼睛,就開始按照欲望的命令行事了。

飲食是欲望,勞作是欲望,作息是欲望,男女之情是欲望,名利是欲望,地位是欲望……

總之世間根本沒有什麼不是欲望。

人怎麼能控製自己的欲望?沒有欲望,人怎麼能活下去?

李耳實在難以明白這一點。他能明白欲望是痛苦的根源,但他不明白人如何能在沒有欲望中生存下去。

“天神啊,請你告訴我,人如何能沒有欲望吧!”李耳喃喃自語,他向天神請求啟示。

這時,他忽然想到了一點。

“無!”

“我一直忽略了“無”,“無”才是最終的答案!”

李耳認為,既然人是一切矛盾之因,那麼就不可能再從人這裏出發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無”是“有”的因。

“無”才是真正的源頭。

所以,重心應該偏向“無”而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