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淵看到台下眾人都對李耳鼓掌,霎時間變得極其不淡定了起來,隻見他急忙說道:“盡管你說的道非常完美,但是終究無法被證實,隻能算是一種空談。而我的陰陽五行學說已經被世人證實,是確實有效的治世治國之法。”
李耳微笑著問道:“那你說說如何有效?”
士淵捋了捋胡子,道:“我的陰陽五行學說能占卜算卦測吉凶,能知君王國家之氣運。故而能起到趨吉避凶的作用。”
李耳問道:“那先生說說如何能知國家之氣運?”
士淵哈哈一笑,道:“且聽我道來,其實萬物都有五行屬性,國家自然也有。黃帝時期土德興盛,故五行屬土。而到了夏朝草木肅冬不殺,木德興盛,故五行屬木。接著殷商兵力變得強大,故五行屬金,到了咱們大周禮法森嚴,故五行屬火。然後根據五行相克原理,可以得知木克土,故夏取代了黃帝,緊接著金克木,殷商取代了夏,最後火克金,故周取代了殷商。”
聽完士淵的解說,眾人也是鼓起了掌,雖然不知道是不是他編的,但聽起來卻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李耳微笑道:“那然後呢?我周朝如何趨吉避凶不被水所取代?”
士淵瞄了李耳一眼,淡淡地說道:“汝的道之學說屬水,而水克火,極有可能你將會是禍國者!若是陛下聽信了你的道之學說,並以道德治國,國家必會走向動亂。”
聽完士淵的話,所有人都盯著李耳看,看李耳如何反駁。
李耳笑道:“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萬物都有其自然運作規律,不是給他們套上個五行屬性就能解釋得通的。五行相生相克固然是很好的自然規律,但是隻著眼於這些規律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就算萬物相生相克又能怎樣呢?今天你克了他,明天他又來克你,誰也說不準。事物總是處在循環變化之中,就算你能占卜算卦趨吉避凶,你又能避得了多少次?你能避開死亡嗎?世間萬物自有他們的定數,我們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而行,一味地去趨吉避凶,本身就偏離了自然之道。”
眾人聽了李耳的話再次為李耳鼓起掌來,他們覺得李耳說得非常有理。一味地趨吉避凶終究不是辦法,人不可能做什麼事情都去算個卦,那不現實。還不如像李耳說的那樣順應自然而活來得實在。
士淵大驚失色,再這樣下去自己必然會敗給李耳。他本來對自己的學說非常有信心,無奈李耳非常懂得抓住老百姓的心,似乎什麼都能說到老百姓的心坎去。
該怎麼辦呢?士淵完全想不出辦法來。
他沉默了半晌,忽然計上心頭,隻見他對姬泄心說道:“陛下,隻要依我的方法而行,我大周能屹立千年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