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在春秋時期並不出名,甚至可以說是名不見經傳。因為他們尚未發展起來,屬於新興流派。
所謂縱橫,顧名思義就是合縱連橫。何為合縱?就是合眾弱以攻眾強。何為連橫?就是事一強以攻眾弱。
這是國家之間的一種外交策略,在春秋時期,小國必須合縱才能生存下去,否則很容易被大國給滅掉。而大國往往會連橫其他一樣強大的國家去攻打小國,以此方式開疆拓土,壯大自身勢力。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南方的楚國和北方的晉國。他們皆采用連橫的方式欲奪取中原霸權。
楚國連橫鄭國,晉國則連橫宋國,若不是楚晉兩國同時連橫,否則兩國不可能維持平衡如此之久。
最倒黴的是楚晉周邊小國,他們皆成為了楚晉兩國壯大勢力的魚腩。前前後後不知多少小國被楚晉兩國滅掉。
而縱橫家文清吟看清了所有國家的局勢,他認為自己可以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去遊說各國進行合縱或是連橫。
他屬於最早期的縱橫家,那時候幾乎不被人知曉。畢竟各國外交都是由自家卿大夫去完成,根本不需要縱橫家去做說客。
而文清吟作為縱橫家的萌芽,究竟能不能發展壯大,就在於此次諸子會論能不能勝出了。
若是他的學說和主張被天子采納,那麼縱橫家也算是開始發展起來了,若是不被采納,那他將如天上劃過的一顆流星,一閃即逝。
這次會論對文清吟來說非常重要,畢竟他的學說雖然在民間獲得認可,但到了諸侯國那裏,往往不被接受。
因為諸侯國不需要不是自己親信的外交官,所以文清吟空有一身知識和抱負卻未曾被任何一個國君認可。
諸子會論幾乎可以說是他最後的機會了。他認為周天子想要壯大周王室必須合縱諸國才有機會達成。
隨著主持官吏的呼喊,李耳和文清吟皆走上了會論台。
他們相隔八尺,相互抱拳行禮。
“老子先生年紀輕輕就了悟了宇宙玄機,真是了不起啊!”隻見文清吟緩緩開口。
李耳微笑道:“謝謝文子先生的誇讚。”
文清吟道:“可是老子先生的道之學說終究對國家沒有任何好處,我認為不如在下的合縱連橫學說實用。”
“何以見得?”李耳笑著問道:“我認為隻有道之學說才能給國家帶來和平。而文子先生的合縱連橫學說隻會給國家帶來戰爭和禍亂。”
聽到李耳如此狂妄的發言,文清吟先是一怔,隨後便是一陣狂笑:“哈哈哈,老子先生此言差矣,國家隻有維持相對的平衡才能存在,所以合縱連橫是各國必須執行的外交手段。而我認為老子先生的無為而治對國家百害而無一利。”
“你怎麼知道無為而治對國家百害而無一利?”李耳問道。
“那是常識,每個人都知道。”文清吟繼續道:“無為而治隻會使國家倒退兩千年,使人民過回蠻荒時期的生活。這種落後而又貧乏的國家隻會被其他國家吞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