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泄心對文清吟說的合縱之法感到很好奇,隻見他大聲地問道:“文子先生的合縱,寡人甚感興趣,請文子先生說說,寡人如何合縱各小國去對抗各大國?”
文清吟看到姬泄心很感興趣的樣子,心中歡喜,道:“陛下,周王室緣何不被諸侯國放在眼裏?不就是因為過於弱小嗎?陛下理當合縱各小國,形成一個同盟大國,這樣一來,就有能力與楚晉秦齊等強大諸侯國抗衡。隻有這樣,陛下才能獲得諸侯的尊重,興複周王室,奪回中原霸權便有望了!”
“可是各小國未必願意與寡人結盟。”姬泄心道出心中難處。
文清吟抱拳道:“若是陛下選擇文某,文某願遊說各小國與王室結成聯盟。”
姬泄心驚喜地問道:“你有何方法能讓各小國願意與寡人結盟?”
文清吟回答道:“如今楚晉兩國為了壯大自身勢力不斷地蠶食周邊小國,周邊小國為了自保,自然也想要找尋盟友庇護。隻要所有小國能擰成一條繩,齊心協力共禦列強,相信楚晉齊秦等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姬泄心大喜,他覺得文清吟的合縱之法可行,但他又想參考一下李耳的意見,便扭頭問李耳:“李耳啊,你說文子先生的合縱之法行得通嗎?”
李耳回答道:“耳認為文子先生的合縱之法確實可行,不過……”
“不過什麼?”姬泄心追問。
李耳回道:“不過,這終究非長久之計!”
姬泄心不解,問道:“何以見得?”
李耳淡定地說道:“因為不符合自然之道。”
文清吟不服地說道:“怎麼不符合自然之道了?”
李耳接著道:“我說過,一切有為法都是在破壞自然的和諧。文子先生認為自己能遊說各國與王室形成聯盟,這確實是很好的外交策略。可是,文子先生忽略了人心的善變,各國國君未必會按照盟約的約定去做,他們很有可能為了利益倒戈相向。就如鄭國本來與晉國結盟,可是楚國給了一些好處給鄭國,結果鄭國撕毀了盟約跑去和楚國結盟,可見結盟之法不能長久,一旦結盟的小國被其他諸侯國收買,很有可能會打破盟約倒戈相向。”
聽完李耳的話,姬泄心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姬泄心其實也很清楚,就算與各國形成聯盟,各國國君未必會同心同德共禦外敵。
姬泄心歎氣道:“寡人認為李耳說得非常在理。人心的善變始終是難以解決的難題。”
文清吟臉色變得難看,急忙對姬泄心說道:“陛下莫要聽信老子讒言,陛下唯有與諸小國合縱方有實力與楚晉秦齊等國抗衡,否則他們不會把周王室放在眼裏,望陛下務必采納文某的合縱之法,隻要陛下采納,文某願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諸小國與王室結成聯盟,這樣一來,陛下多年的夙願一定能夠實現。”
姬泄心點了點頭,他覺得文清吟的合縱之法確實不錯,就是李耳指出的問題又不得不考慮,他隻好再問李耳:“李耳,你方才說文子先生的合縱之法不符合自然之道,能否再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