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惟道是從不退卻(2 / 2)

“這……”申旬再次啞言了,他沒想到這些困擾人一輩子的問題,李耳就這麼輕描淡寫地用道給解決了。

申旬難以認同李耳的觀點,反駁道:“我知道老子先生說的道很完美,但是老夫認為,隻要世人不悟道就有必要奉行法治。法治是治國必要的手段,而無為而治是不符合人性的理想之法。”

李耳道:“那申子先生說說,你主張的嚴刑峻法是什麼樣的治國之法?”

申旬回答道:“之所以叫嚴刑峻法,主要的特點就是嚴。我們知道人會犯罪的原因在於刑和法不夠嚴厲。隻要刑和法足夠嚴厲,人就會畏懼懲罰,這樣人就不敢犯罪,國家也就能太平了。”

李耳搖了搖頭,道:“嚴刑峻法終究來說是充滿各種缺點的。就如我前麵說的,這不符合自然之道,畢竟嚴刑峻法是剛強的行為,凡是剛強的行為都必然會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矛盾和衝突。”

申旬不敢苟同,道:“怎麼會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矛盾和衝突呢?管仲依法治國,能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依法治國不是使國家走向強盛的道路嗎?”

“確實管仲助齊桓公成就了霸業,可是管仲的法治是剛柔並濟施行的。他一邊以嚴格的法治國,一邊倡導仁義,他的法剛的同時又有柔,如此才能起到好的效果。而申旬先生以嚴刑峻法治國,忽略了柔的一麵,勢必是在自取滅亡。”李耳認真地說道。

申旬不以為然,道:“管仲的法確實剛柔並濟,他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人都還願意遵守周禮。可如今願意遵守周禮的人越來越少,我認為治國非嚴刑峻法不可。”

李耳擺了擺手,道:“我還是那句老話,嚴刑峻法屬於剛強的行為,若是申旬先生執意要行之,注定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申旬不認同,道:“怎麼會沒有好結果?還望老子先生給老夫詳細說明。”

李耳回答道:“我前麵也說過了,老百姓要的是自由,而嚴刑峻法會讓他們變得束手束腳從而喪失了自由。老百姓一旦不自由就會做出各種出格的行為,這樣一來,必然會有更多犯罪的事件發生。”

“這不可能!”申旬再次反駁道:“人人皆畏懼刑罰和死亡,隻有嚴刑峻法才能約束人的行為,使得他們不敢做出違背道義的事情,嚴刑峻法隻會使犯罪的事件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