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儋季站出來說道:“陛下,臣認為無為而治始終還是過於理想化了。若是每個國家都能施行無為而治那沒有問題,可是隻有王室施行無為而治,無疑是亡國的行為,望陛下三思啊!”
姬泄心認同儋季的觀點,“王弟所言極是,若是每個諸侯國都能施行無為而治,國家就算窮一點也沒關係。隻是,諸侯們若是不願意施行無為而治,那就有必要提防著他們。”
姬泄心接著再問李耳:“李耳,你可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李耳正色道:“陛下,既然如此,就隻能說服各國國君都施行無為而治了。臣認為最主要是說服楚、晉、秦、齊四國,隻要這四國願意施行無為而治,其他小國必然也願意。臣懇請陛下將楚、晉、秦、齊四國國君召來洛邑,臣願說服他們施行無為而治!”
姬泄心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便依你的方法而行吧!寡人會立即派人通知楚、晉、秦、齊四國國君,讓他們入朝商議此事。”
說完,眾朝臣議論紛紛,他們有的認為李耳根本不可能說服得了這四國國君,有的則認為李耳能夠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四國國君施行無為而治。究竟最後能不能成功呢?沒有任何人知曉。
一個月過去了,楚、晉、秦、齊四國國君相繼來到了洛邑。
一日,姬泄心召集了群臣和四國國君在朝堂上商議無為而治一事。
那四國的國君分別為楚國國君熊招,晉國國君姬彪,秦國國君嬴石,齊國國君薑光。他們對李耳提出的無為而治皆感到十分好奇,就等著進一步了解無為而治的具體內容了。
姬泄心首先開口,“諸公辛苦了,孤召你們來主要是為了和你們商議無為而治之事。”
嬴石好奇地問道:“陛下,不知無為而治是什麼國策?還望陛下給我們詳細說明。”
姬泄心點了點頭,隨後吩咐李耳道:“李耳,你給諸公詳細說明一下無為而治的治國之策。”
“諾!”李耳站了出來,認真地對四個國君說道:“所謂無為而治,就是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隻要四位國君都能做到這三點,國家自然就能治理好。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我們要以無為的心態來作為,以無事的心態來做事,以恬淡的心態去品味生活。治國也是一樣,國君們首先要以無為的心態來治國,以無事的心態來處理國事,以恬淡的心態看待問題。國君們不能過多地在乎利益得失,不能胡亂發動戰爭,不將資源據為己有,要將資源平等地分給每一個國民,讓國民都能吃得飽,穿得暖。國君們要以道德去教化萬民,讓國民做到清靜無為,不爭不搶,柔弱謙卑,順應自然,使每一個國民都回歸到自然淳樸的道之本性中來,這樣天下就可以大同了。這就是我說的無為而治。”
四個國君聽了李耳的話後都露出一副驚訝的表情。他們不敢相信李耳居然能夠提出如此驚世駭俗的治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