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貴歎氣道:“孤也想聽王兄的話,做個自信的天子。可是孤實在自信不起來。孤能力低下,沒有任何辦法奪回實權,若是不奪回實權,孤就隻是劉單兩家的傀儡罷了。”
李耳鄭重地問道:“陛下心裏想要的是什麼?”
姬貴怔了怔,他知道李耳想說什麼,隻見他回答道:“孤也想要成為道。隻是……孤作為天子,就有責任管理好周王室,孤實在是不能置王室於不顧一心求道啊!”
李耳淡淡地說道:“那證明陛下隻是嘴上說想成道其實心裏並不想。”
聽到李耳這麼說,姬貴羞愧地垂下了頭,他也覺得自己沒有好好按李耳所教的道德去做,實在是愧對李耳的教誨。
“伯陽哥哥,實在是抱歉!孤確實沒有好好按哥哥教的道德去做,總是想著行剛強的行為。孤對不起父王和王兄,他們都叫孤要好好聽哥哥的話,可是孤卻做不到。”姬貴愧疚地說道。
李耳搖了搖頭,說道:“陛下不必自責,陛下已經做得很好了。隻是陛下要始終記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千萬不要走偏了。”
姬貴不解,“孤乃一國之君,真的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樣,能夠沒有任何負擔地去求道?”
李耳回答道:“為什麼不能?就算是一國之君,也有追求自由的權利。況且治國最好的方式是無為而治,陛下根本不需要做什麼,隻需要無為就能將國給治好了!”
姬貴詫異不已,他不明白無為如何能夠治理好國家,問道:“哥哥,無為怎麼可能治理好國家?若是無為的話,孤做這個天子有什麼用?”
李耳笑了笑,道:“陛下有所不知,無為就是能夠治理好國家。”
姬貴難以理解,“何以見得?”
李耳認真地回答道:“天下禁令越多,民眾就會越窮,民間的武裝越精良,國家越混亂,法律命令越來越清楚,盜賊越會不斷增加。因此聖人說:“我們無所作為,民心自然順化,我好清靜人民自然端正,我不加幹擾人民自然富裕,我沒有貪欲人民自然厚樸。””
姬貴感到不可思議,問道:“若是沒有禁令,民眾便不會按規矩做事,天下豈不會大亂?若是國家的武裝不精良,如何對抗他國的入侵?若是沒有嚴刑峻法,犯罪事件豈不是會層出不窮?”
李耳笑著搖了搖頭,“不是這樣的。陛下沒有看到問題的根源之所在。問題從來不在我們的外邊,而是在我們的心裏。我們越是想要去作為,我們越是在偏離道,越是什麼都做不好。我們越是不作為,我們就越接近道,我們越能將事情做好。”
姬貴大為震驚,“這完全和世人的教導反著來了。世人倡導人去作為,認為隻有認真地去作為才會有好結果。而哥哥卻說不作為就能將事情做好。這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