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快樂就在道心中(1 / 2)

說完,村民們皆為李耳鼓起了掌。

這時,有一個中年婦女向李耳提問:“老聃啊,我們怎樣做才能擁有絕對的快樂呢?”

李耳回答道:“我們什麼都不需要做就可以擁有絕對的快樂了。”

“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他是絕對快樂的,他不懂得什麼對他好什麼對他不好,他不會分別取舍,所以嬰兒總是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這證明嬰兒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是來自源頭的,也就是我說的絕對之快樂。”

“我們長大後為什麼很難再像嬰兒一樣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不就是因為我們偏離了道了嗎?”

“偏離了道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我們開始變得不自然了,這就叫做偏離了道。”

“我們總是認為快樂來自於外在事物。我們認為隻有擁有那些別人所沒有的東西我們才能快樂。若是我們擁有的東西別人也擁有,那我們就不快樂了。”

“你們看,我們就是這樣被頭腦糊弄的。”

“頭腦特別喜歡比較,它讓我們通過比較去獲得快樂。”

“可以說,我們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我們被頭腦給奴役了。”

“頭腦喜歡讓我們去追逐外在事物。它告訴我們,隻有外在的事物能讓我們快樂。”

“我們就是這樣中了頭腦之計的,多少人窮盡一生都沒有能從頭腦的奴役中解放出來。”

“頭腦告訴我們,去擁有那些貴重物品我們就會快樂。因為那些貴重物品都是別人所沒有的東西,一旦我們擁有了就會顯得我們比別人高貴,比別人有價值,別人就不敢瞧不起我們。這樣我們就會變得很快樂。”

“就這樣,我們聽信了頭腦的讒言,為了所謂的“貴重物品”開始踏上爭權奪利的不歸路。各國為了霸權開始發動戰爭,人與人之間為了利益開始相互廝殺。”

“這個世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盜賊?就是因為頭腦讓我們去爭奪那些貴重物品。所以,盜賊就出現了。”

“那我們該怎麼辦?這些問題該怎麼樣做才能解決?”

“隻有從問題的根源處下手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麼問題的根源在哪?”

“就是那個慫恿我們去爭奪貴重物品的頭腦啊!那就是問題的根源。”

“我給大家總結出以下方法用來對付頭腦。”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說的這些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不去推崇賢者,這樣我們就不會去爭權奪利。不去抬高貴重物品的價值,就能使我們不起偷盜之心。不去接觸那些引發欲望的東西,我們的心就不會被欲望所迷亂。利用聖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讓自己的內心變得空虛沒有欲望,隻是以溫飽為目的。減弱爭名奪利的誌向,增強自己的體質。要常引領自己返璞歸真,不去學那些害人害已的智謀手段,不胡作非為。以無為作為自己的作為,效法自然,遵道而行,這樣就沒有不能解決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