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李耳開始給眾孩童授課。剛踏入授課室,便見單旗、單英和劉摯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覺,似乎完全沒有聽自己講道的打算。
李耳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他也沒有多想,畢竟強扭的瓜不甜,他也不可能逼單旗、單英和劉摯聽自己講道,他如今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先教好劉真。
李耳開始授課,隻見他解釋道:“我的道之學說主要分為“道”和“德”兩部分。首先給你們講“道”,隻有理解了“道”為何物,我們才能將“德”給實踐出來。若是我們不理解“道”為何物,我們是很難將“德”給實踐出來的。”
秦月不解地問:“先生,為什麼不理解“道”,德就很難實踐出來呢?”
李耳回答道:““道”和“德”是不能分開談論的,一旦分開談論,我們就很難明白“道”和“德”的真正含義了。很多人來聽我講道,都是站在人的角度去理解“德”,這就導致我說的“德”聽起來像瘋子的言論一般,無法被人理解。所以,想要理解我說的“德”,必須先弄明白我說的“道”,隻有徹底弄明白“道”是什麼,我們才能理解“德”是什麼。”
秦月又問:“可是,先生不是說道可道,非恒道嗎?既然道不能說,我們又如何能夠明白“道”是什麼?”
李耳回答:“道雖然不能說,一說就錯,但我還是得說。若是我不說,道就無法弘揚出去了。我希望大家不要用頭腦去理解道,而是用心去感受道。因為道不是概念,道是超越概念的存在。我們若是用頭腦去理解道,是很難弄明白道是什麼的。好了,我們開始授課。”
李耳一字一句地念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李耳道:“這段話講的是道的運行規律,隻要我們弄明白這段話,就等於弄明白了道以及天地萬物的發展變化規律了。天地萬物都是遵道而行的,凡是不願意遵道而行的人都很容易遭受滅亡。所以,大家要好好理解我說的這段話。”
李耳開始解釋:“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尚未出現以前祂就已經存在了。祂無聲無息,獨立存在永不改變。祂循環往複地運動著,永遠也不會停止,祂是孕育出天地的根源。我不知道祂叫什麼名字,便給祂起了個名字叫做“道”,在牽強點給祂取名為“大”。“大”會運動發展,發展下去就會走向極盛,走向極盛之後就會返回到原點。所以,道是按照“大”的規律在運行著,天也是按照“大”的規律在運行,地也是按照“大”的規律在運行,人也是按照“大”的規律在運行。天地間有四“大”,而人就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所以,天地萬物莫不效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