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師,通常人間把各大教派統稱為“儒釋道耶回”,您講了佛、耶、道,還沒說儒和回呢,這兩家之中就沒有什麼分真相嗎?
米:也有啊,不要急,咱一樣一樣講。上回說到建設宇宙用了靈術程序“道”,後來稱之為天道,宇宙建造好之後,又把天道進行了應用拓展,使之能夠自行維護宇宙的運轉。這天道雖然強大,卻隻是個程序,讓它按照設定完成任務還可以,無法主動指導眾生修行,這樣就需要把天地間的基本道理和法規傳下去。
根據和平合作這個“和合原則”,形成了一套評判善惡是非的標準,需要人們在事物的動態中去把握。我在之前詳細說過這些,你是不是已經熟悉了?
易:是的老師,我已經理解了,還需要在運用上加強。
米:你認為善惡是非的標準,重點是什麼?
易:我認為是“先善原則”,主動地、先對別人好永遠是對的。
米:回答正確,把握好先善原則,就是把握了天理。那麼你想想,天理這一支分真相,是由哪家傳到人間的?
易:肯定是儒家,儒家講的仁和義就是先施善與後報善嘛。
米:對啦,這種施善與報善,在家庭中就是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的關係,在社會上就是上級先關懷下屬,下屬報答上級的關係,比如君王先施仁於臣民,臣民則忠義於君王。所以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導。
易:儒家的“君臣父子”真實含義是這樣的啊!以前總聽到批判的聲音,原來是誤會儒家理論了。
米:倒也不是誤會,後來的儒生們搞出了什麼君臣父子的綱常,再後來隻是強調下位者對上位者的單方麵服從,這就曲解了先儒的本意,應該批判的。
易:後輩儒生的閱讀理解不行了嗎?怎麼還能曲解先儒的本意呢?
米:不是閱讀理解的問題,無非是為了利益而已。
易:先儒書中白紙黑字寫的很清楚,他們是咋給改變意思的?
米:那還不容易,文字遊戲唄。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前一個君臣父子都是動詞。你也知道,古漢語中的動詞有“使動用法”和“以動用法”的區別,先儒的原意是使動,“君君臣臣”就是使君王做好君王之事,使臣子做好臣子之事,君先臣後,代表著先仁而後義,父父子子也是如此。可是後來之人都給改成了以動用法,以君為君,以臣為臣,這一下子意思就反過來了。
易:天理都給曲解了,老天也不管嗎?
米:閉卷考試之中,監考老師都不能幹涉考生答卷,何況上級領導呢?先賢已經把道理傳了下來,考生們如何選擇,那就反映到功德分數上了。
易:哦對,一著急忘了考試的事兒了。
米:咱們再說另一部分真相吧,那就是關於法規的。在閉卷考試的隱文明當中,人類不知何來何去,也不知生存的意義,就很難克製自身獸魔心性中的不良方麵,對此,上天略施超自然之力,傳下來一些行止守則,亦稱“天法”,這就是回教的那一支分真相。
易:難怪回教經典之中有很多都是關於法規方麵的內容!
米:好,關於拆分真相的事情,咱們已經講完了。
易:在隱文明階段,上天還真是費盡了心思呀。
米:上天費的心思還不止這些呢,除了拆分真相,還搞了幼教真相。
易:幼教真相?什麼意思?是幼兒教育嗎?
米:意思差不多吧,上天想讓人們講品德,卻又不能暴露天機,怎麼辦呢?在人類文明初期,科學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就隻能用到幼兒教育的方法。你想想,要讓一個幼兒聽話,你會用什麼法子呢?
易:哈,我雖然沒結婚,可也幫親戚帶過孩子。想讓一個小孩子聽話,一是用好東西晃著他,二是用厲害的事情嚇唬他。比方說聽話就給糖吃,不好好睡覺就有老貓來咬耳朵。
米:對呀,這樣的幼教方式可能所有的家長都會吧,上天也是這麼辦的。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人們思想處於蒙昧的時候,隻能采用威嚇與利誘相結合的方式讓人類聽話,聽話的、相信的會得到某某獎賞,不聽話、不相信的會受到某某懲罰,什麼天堂啊,地獄啊,末日審判什麼的不就有了嗎?就跟家長們對付孩子的方法差不多,意思就是讓人類聽話守德守規,別像野獸那樣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