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真相的情理邏輯(三)(2 / 2)

易:那是絕不可能的。

米:還有我之前講過的,哺乳類和鳥類從恐龍後,在發展上是天翻地覆的,哺乳類與恐龍共存了一億多年,一直都跟小老鼠差不多,可恐龍一滅,哺乳動物的發展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作弊!你能想象今天的大象當初隻有兔子那麼大嗎?

而且隻有哺乳類和鳥類獲得了發展,看一下動物進化樹就能發現,其它所有物種,凡是在恐龍滅絕後存留至今的,樣子一點沒變,如鱷、龜、蛇、魚、蠅、蚊……,它們簡直可以拿祖先的化石當鏡子照!大家明白了嗎?“有德物種”竟然被特批了“發展許可證”!

我聽你們有學者說,哺乳類和鳥類的優勢在於它們會保護和教育後代,這純屬是想當然。管孩子和不管孩子哪個省事?要說優勢與成功,敢不敢統計一下“無德物種”的數量?養孩子成本這麼高,哪有優勢可言。別忘了“無德物種”的孩子生來就能獨立生活,而“有德物種”的孩子生來卻是不能自理的!一窩一窩孩子生出來都是半殘廢,這叫進化?這叫適應?這叫有競爭力?

易:真是的,那些科學家們為什麼沒考慮到這些呢?

米:還是因為人類“身在廬山中”啊,沒有合適的角度和視角,是無法看透真相的,甚至在理論上的嚴重矛盾也意識不到。

易:嚴重矛盾?您是指——

米:就是進化論啊,進化論的口號你聽說過吧?

易:這我知道,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米:這句話純屬胡說。什麼是適者?簡單的微生物才是真正的適者!從數量和種類這兩個硬指標上看,微生物是最成功的物種,至於適應性,這麼說吧,假如地球上所有災害、瘟疫一齊爆發,外加小行星和隕石天天砸,問地球上最有可能生存下來的生命是什麼?答案當然是微生物。不信嗎?了解一下水熊蟲就行。

易:我天,原來最簡單的生命才是真正的適者啊。

米:那是。和人類相比,細菌會得癌症嗎?人家總共還沒個癌細胞大呢。細菌會得新冠肺炎嗎?那也得先有個肺啊。所謂的高級生命,動不動就滅絕,一有個風吹草動就死給你看,也好意思稱為適者?從適者角度上說,微生物沒有任何理由進化為高級生命。不是說適者生存嗎?人家早已是王級適者了,憑啥要“進化”成脆弱的不適者?

就算是某些微生物因為“基因突變”而走上了進化之路,那也活不下去,因為零散的物種無法構成完整的生物鏈!高級生命物種必須成體係地出現才能生存下來,明白這個道理,那就能理解為什麼會出現“埃迪卡拉動物群”,為什麼會出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炸”了。

哈,進化論者能解釋一下這種按整套生物鏈發生的“集體突變”是怎麼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