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天人之心(三)(1 / 1)

米:你通過分析和研究,從子貢和子路的事情當中聯係到了天道的評判,還算是有見識,然而孔子當時就做出了反應,並不是經過深思熟慮、揣摩天道之後才做出了判斷,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易:這說明孔子對天道原則的動態靈活把握,已經達到爐火純青了,不用複雜的思考推演,已經形成了直覺,這就是天人之心吧!

米:是的,天人之心是經過不斷的捶打磨練,才形成的近乎本能的反應,有了這種本能,才可確保功德不失啊,天人們雖然可以像查詢銀行餘額那樣,隨時查詢自己的功德增減,但隻憑著這樣的方法,是不可能保障功德安全的,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之中都涉及功德增減,等到你查詢結果的時候,那就晚了,該掙的分掙不到,該丟的分已經記上賬了,後悔也沒用啊。

所以想要保障功德安全增長,就要培養天人之心,在這方麵是沒有竅門和捷徑的,隻能是從自省上痛下功夫,對照天道原則,從自己和他人,乃至全社會的角度深遠衡量,不斷積累天人感,慢慢培養天人之心。

易:謝謝老師的教導!

米:談不上教導,任何道理隻要一出口,就會固化,固化的東西隻能作為參考,而不能成為指導,否則很可能在這樣的指導下做錯事,動態靈活把握天道,才是真正的本事,這樣的本事哪怕是天人也永遠練不完。

易:好的老師,我記住了,我一定認真揣摩其中的奧妙,現在我有點明白了,為什麼重要的是那種說不出來的感覺,而不是清清楚楚的道理!

米:嗯,能認識到這一點,看來你有些悟了!為了加深印象,咱們再說一件孔子的事情吧。誰都知道誠信的重要性,孔子也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是孔子卻幹過不講信用的事情。

他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有一次準備到衛國去。途中經過“蒲”這個地方,遇到了公叔氏發動叛亂。孔子一行就被蒲人給攔下了。蒲人倒也不為難孔子,隻提了一個要求:孔子不能去衛國,如果答應,就讓他們平安離開。孔子就和蒲人訂立盟約,拍著胸脯保證肯定不去衛國。蒲人相信孔子是會守約的,就放他們離開,結果孔子一出東門,立即轉向前往衛國。

孔子的學生見老師這麼肆無忌憚背盟棄約,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平日裏老師沒少說守信的重要性,現在老師幹出來這事兒,弟子們都很蒙圈,子貢就問:“老師,咱都訂立盟約了,還可以背棄嗎?”孔子坦然回答說:“被脅迫訂立的盟約,神明是不會去聽的。”

你聽了孔子不講誠信的故事,是怎麼看呢

易:我認為孔子做的對!蒲人與孔子訂立的盟約是違背孔子意願的,屬於城下之盟,是不平等條約,當然不必遵守了,我們國家解放後把舊社會所有不平等條約統統廢除了,那是大快人心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