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規矩上的事,從低到高也是分為很多層次的。最低層的,不用說就是那種簡陋粗暴的法律死條文,高一層的才是儒家講的規矩,儒家的規矩又分為三個境界:守規,辨規,我規。
易:守規,辨規,我規?……老師,哪一本儒家著作中寫了這些啊?我怎麼沒印象?
米:這都是天上的課程,你怎麼可能會有印象?
易:哦!天人才能學到的課啊,令人向往!如果不違反規定的話,老師能不能給透露一點?
米:這倒沒什麼可保密的,我跟你說說。
第一層是守規矩,這很好理解,在儒家經典著作《大學》之中,提出了從格物致知一直到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這個可以看成是上天為人間製定的基本規矩,為了這樣的規矩,上天是怎樣改造無德物種,又是怎樣滅掉恐龍,前麵都講的很細,這裏就不贅言了,我們既然看出來上天的想法和意圖,那就按照八條目完成人生的修行,這就是守規矩了。
易:好的,我記下了,那什麼是辨規呢?
米:辨規就是主動辨別判斷規矩,從而知道該怎麼守規矩。為了說明白,在這裏引用一下《中庸》裏的句子:“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句話中,就講到了什麼是辨規,以及辨規的好處。
你先要搞明白這裏的“喜怒哀樂”是什麼,表麵上看,這是在說情緒,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謂的喜怒哀樂,實際上說的是一個人用自己的三觀去判別利害關係、判別是非對錯的問題。
比如說吧,有人在單位裏領到了一項艱苦的工作,他會“哀怒”呢,還是會“喜樂”呢?這就和三觀有密切關係了。如果他覺得攤上艱苦的工作很倒黴,他會感到哀,如果他覺得這是上級給他穿小鞋,他會感到怒,對吧?
但這個人若是看過咱們這本書呢?可能他就不會感到哀怒了,因為他會想到,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這是一道很好的考題,正求之不得呢,我怎麼這麼幸運,正好遇上了這個大掙功德的好事情?這樣一來,他就獲得了喜樂,是不是?這不就是用三觀判別利害關係、判別是非對錯嗎?
喜怒哀樂,來自天下靈魂之本性,所以是“天下之大本也”,若喜怒哀樂沒有發出來,那誰也看不出來靈魂水平的高低,這就是“中”,把喜怒哀樂發對了地方、合乎規矩,才能算中節,中節才能和,和就是達道,達道就是與天道相符。
你想啊,都與天道相符了,是不是就能實現“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能不能“中節”,關鍵在於分辨這個“節”在哪裏,這就是辨規。三觀不同,“節”的位置就不同,認可的規矩也不同,這決定著一個人是發出哀怒呢,還是發出喜樂。可別小瞧這事,發的對不對,與自身前途命運、修行分數直接掛鉤!
善於辨規者,能夠從天道原則中把握好一個尺度,不極左也不極右,無過無不及,從陰與陽、善與惡、是與非的動態之中,準確抓住那個恰到好處的點,這樣就達到了中庸。
易:我明白了!隻有做好辨規,才能守好規矩啊,否則就要去守歪規矩、邪規矩去了,多謝老師的教導!
【說明】本書寫到現在已經接近末尾,主要的、重要的內容都快講完了,更多未盡話題,隻能留到天人心理課上,或是在下一本書中再講了。
眾多書友對本書的“主講人”米老師非常感興趣,紛紛詢問這位米老師是不是真的,他是怎麼傳輸這麼多思想和知識的,由於一兩句話說不清楚這事,這樣吧,在後天(2024年7月26日)晚上7點30分,有一堂天人心理課的作業講評,就把這堂課改為公開課,借這次上課的機會,先和大家透一些底。
正好在本章講到了“辨規”的話題,在這堂公開課中,還會講到分辨真相、探索問題答案的方式方法,讓大家自己學會“捕魚”,不用總來找米老師“要魚”了。歡迎大家回顧一下本書第321章,看看如何找到我們,來聽一聽這堂公開課。
如果錯過了這次課程也不要緊,我們會保留回放,晚來的書友可以找到我們看回放。祝大家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