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師,思想家的思想不過時,是因為思想有高度嗎?
米:以高度來論,並不準確。你想想看,在我們這個宇宙中,有什麼是亙古不變的東西?
易:是……天道!
米:對了。宇宙有生滅,但天道是永恒的!天道程序雖然不斷升級,但它維持的基本法則、原則、原理是不變的。思想家研究出的普遍規律,就是天道所展現出來的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當然也就不會受時間、空間的限製,永不過時了。
易:我明白了老師,那在儒家當中,除了孔子之外,還有誰是思想家呢?
米:儒家之中,隻有孔子是思想家,餘者都是理論家。
易:啊?為什麼是這樣呢?孟子荀子王陽明這些大賢的思想,已經影響到了今天的很多人,這也沒受時間的限製吧?
米:那些學說雖然能流傳到今天,可也算不得思想,別忘了真正的思想反映了天道原則中的普遍規律,放在人類社會的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有效,這才叫思想,你看孔子講的“君臣父子”,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都是通用的嗎?
你再看什麼性善論、性惡論,隻能適用於某些時候、某些方麵。不能達到普適。
在天人學中,我們反複強調人的本性中有獸、魔、人這三相,人的表現是在三相之間不斷變化的,是善是惡,要看天道原則,要看前因後果,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按照三相的名稱定善惡。咱們說過,獸心中的謹慎、魔心中的勇敢,這都是好的,而人心也不一定都辦好事,人心膨脹後成為孩奴,這能是好事嗎?
所以說,孟子荀子等等,隻能是理論家,不是思想家。
不過,思想家與理論家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比如孟子寫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是很有思想性的,因為其中暗含了天道規則。區分思想家與理論家的標準,就看誰的思想更多地趨同於天道了。
易:老師,孟子沒能成為思想家,是為什麼呢?
米:因為搞了靜態和僵化唄。人世間的理論家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把需要動態把握的事物,往往隻給出靜態的解讀,這就容易陷入僵化。你記著,什麼東西隻要成為靜態的,就容易變成絕對的,隻要成了絕對的,那麼十有八九就是錯的。
易:哎呀,我突然明白我們語文老師講的答題定律了,他說在做選擇題的時候,凡是在表達上有絕對傾向的,肯定是錯誤選項,這其中還有這樣的奧妙!
米:還是說孟子吧,他把孔子思想中需要動態把握的仁義,給出了片麵而靜態的理解,從中總結為性善論。同理,又把孔子思想中需要動態把握的官民關係,也給出了片麵而靜態的理解,從中總結出了民貴君輕。
關於誰貴誰輕的問題,能是孟子說的算的嗎?天道善惡原則說了才算啊!主動擔責任盡義務的才是尊貴的,結果讓孟子一理解,就成了固定的民貴君輕了,這下可好,給中華留下了幾千年的固定思維——百姓永遠是好的,人民永遠是對的,弱者就有理,人多就有理,底層就有理。
易:咦?還真是這樣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