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000多塊泥胚被獨輪車陸續運輸到準備燒窯的位置。
許飛先指揮著族人用泥胚壘成半弧形的窯洞,每塊泥胚之間用黏土粘黏。這個土窯洞大概5米寬,深3米,高2米。一共用掉大約600多塊泥胚,然後在窯洞內的地麵上放厚厚一層木材之後。便開始把泥胚均勻的鋪在木材上,鋪完泥胚後,許飛看了下泥胚數量。這一窯大概能燒製1000塊泥胚。
由於是許飛第一次燒製泥胚,所以第一個窯洞建的比較小,點燃木材以後,看著窯洞裏的木材熊熊燃燒,許飛便讓族人把洞口封死,隻留下底部一個進氣口。
許飛準備在旁邊再起一座窯洞,這一次許飛在這10人當中,挑了一個中年大叔,這位中年大叔名叫大牛。又仔細的教會大牛如何搭建窯洞,並且怎麼擺放木材和泥胚,最後看著大牛叔指揮族人開始搭建窯洞,許飛不時的出聲提醒。很快第二座窯洞也搭建完畢。放完木材泥胚之後,許飛點火,封窯。
許飛大體隻記得燒製磚頭起碼需要24小時。這期間不能打開窯洞的,否則就會燒製失敗。沒有辦法隻能等明天過來打開窯洞看看情況。
剛好這10人也沒有其他什麼事情,許飛開始指揮大家在旁邊繼續挖溝。
城牆許飛打算建造成5米寬,10米高。所以地基一定要夯實,不能直接在地麵地麵上建城牆,而是需要挖地基。就這樣許飛開始指揮族人開始挖溝,地上有許飛之前規劃好的線。族人則沿著許飛畫的線用木鏟在地上開始往下挖土,原始人力氣很大,一木鏟下去,大塊泥土就被帶起。三下五除二一個半人高的坑就出現在許飛麵前。
許飛自己則開始觀察穀口另外一側的挖坑隊伍。對比了一下速度,這個挖地基的事情,三五天便能完成。隨著20人在挖坑,許飛自己則開始溜達起來。心裏盤算起來,城牆該怎麼建造。城牆有5米寬,許飛打算都在城牆內修建幾個藏兵洞。這樣可以白天用來看守城牆,晚上可以用來睡覺。
許飛讓燒窯的族人繼續挖溝,自己則回到部落。看著所有的族人都在忙碌著,許飛有點不恍惚,本來自己沒重生過來,族人都是躺在山洞裏躺平。而自己出現後,族人們都變成了奮鬥怪!自己則有點像一個資本家一樣剝削族人,讓大家拚命幹活還不用發工資,而且每天隻管兩頓飯。想想自己都萬分邪惡。
許飛不禁感歎到還是原始人淳樸,要是在現代社會,這幫人早就把自己告上法庭了。
許飛用力搖了搖頭,清理一下腦中亂七八糟的想法。
接下來許飛開始思考如何建設城牆。
古代的城牆從材質上來說,主要分為土和磚石,當然也有石頭,木頭,蘆葦稻草這種材料。
較遠的曆史上的城牆一般都是土夯製而成,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如秦長城,具體建造方法就是夯土,使用黃土分層夯實版築。黃土則來源於挖護城河,使城垣與護城河一舉兼得。
所謂版築,就是在兩塊板子之間填滿土後用木樁或者石塊用人力夯實,再逐層用這種方法不斷增高。在建造城牆的時候,使其斷麵呈梯形,所以不易坍塌。黃土的質地比較鬆散,所以土城牆一般都非常厚,非常厚。根據烈陽部落的情況,許飛並不打算用版築法,部落人口不夠,沒有那麼多人力去夯實泥土。
而年代近一些的朝代城牆一般是磚石的,比如明長城,明南京城,依山而建,城基使用的是石頭,磚石結構的就比較簡單了,磚頭燒製好了,使用石灰粘合。雖然許飛沒有石灰,但用黏土粘合的話,效果也是一樣的。
這就是許飛為啥選擇製作水車,燒磚去建造城牆的原因。主要還是部落人口不足導致的。科技是生產力這句話一點都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