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之情欲並非完全一無是處,要懂得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所以豬的目標是悟一個“能”字。
但是人的身體需要信仰協調,打到一個平衡,所以,脾之能量,五行屬土,為調和心陽和腎陰之物,所以叫做沙和尚。
當陰陽有矛盾時負責打圓場,所以他自己首先不能太鬧騰,所以要悟一個“靜”字。
而堅定心智,強健體魄,就是收服意馬的手段。白龍馬另一個身份是西海龍王三太子,用術數來讀這個西方龍三就是乾之三爻。乾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馬上的元神被叫作三藏,平時渾渾噩噩,藏在我們靈魂最深處,在我們專注時,元神會稍微顯現出來主導我們,這時的元神又容易被意識驚擾,任憑意馬由韁的話,必遭劫難。
所以,西遊取經之路,看似簡單,唐三藏似乎啥也沒幹就成了旃檀功德佛。
其實,這西行路上的離奇曲折,不光是師徒四人的西行之路,更是唐三藏個人的修行之路。
就收徒這個過程,就暗含了高深的佛法。
包括佛門主張需要遏製的心猿意馬,六根八戒。
降服心猿,除去六根,意馬收韁,戒除五葷三素八戒,最終淨空。
等唐三藏取經完回長安開講座的時候,無形中將佛理傳遍人間,達到佛法東渡的效果,佛門因此大興。
但是熟悉細節的唐三藏深知這西行之路究竟有多黑暗。所以唐三藏並不是很想淪為西方二聖打工仔。唉,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看著混元聖珠的世界盡顯混沌,唐三藏心念一動,這個世界頓時山川河流一應俱全,一輪紅日也從東方緩緩升起。
唐三藏能感覺到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受自己管轄,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之上最高的神靈。
“師傅”
“多謝師傅助我恢複修為。”孫悟空跑過來跪地感謝道。眼神中滿是激動感激的神情,現在他打心裏認了這個師傅,實力強大,手段也多,對自己人也不錯。
“不必客氣,你是我徒弟,這都是你應得的,既然你已恢複修為那咱們就快點趕路去吧!”唐三藏點點頭道。
孫悟空應了一聲,便跟隨唐三藏出了小世界,孫悟空也感歎唐三藏如此誠懇求經之心,竟一時半會都不忍耽誤。
兩人一馬行至傍晚。“遠處壁廂樹木森森,相必是人家莊院,我們趕早去投宿來。”唐三藏說完便策馬而行,徑直奔向這戶人家。
到了莊園前,孫悟空放下行李,上前叫到“開門,開門。”
隨後裏麵有一老者扶牆而出,看見孫悟空虎皮圍腰,一副雷公臉,頓時驚叫。唐三藏連忙上前解釋,孫悟空也是說道:“你這老頭兒,不認識我?你小時候不在我旁邊扒柴?還在我麵前挑菜?”
“呃,你是那五行山下的猴子?”
“正是你孫爺爺!”
“快請進,快請進!”老者一家此時也出來了看見這一幕也十分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