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糊塗帳!(2 / 2)

他們三個可沒有那麼的二!

至於韋餘糧他們陣地上的其他人,那就更不用說了,大家怎麼講也算是從死人堆裏滾過來好兄弟,決不可能為那三、五盒美國牛肉罐頭去出買自已的袍澤兄弟。

那就太他媽沒意氣了!

而各個營的營長們此時更是要直接麵對日軍的進攻,前麵陣地上像狼群一樣的日軍,正需要全力去對付,誰還有心思對查這屁事,頭都大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還軍紀,軍紀個屁!

這個時候,守不住陣地自已的腦袋就得搬家,哪個輕哪個重-用屁股想都知道。

一句話,查無此人,查無此事,不是我們營的人幹的,愛找誰找誰去!

就把郝為先副團長給打發走了。

而郝為先郝副團長在自已的內心深處也更是不想把這幾個打下日軍飛機的戰士怎麼樣,自然就稀裏糊塗的混了過去。

備注說明一下,日軍對二十集團軍的瘋狂進攻總共進行了三天,用上了幾乎是所有能用上的重武器,使二十集團軍的****傷亡巨大,死傷數千。

便是即使是這樣,日軍的小日子也不好過,經二十集團軍****的奮勇反擊,盡管日軍的重火器上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由於日軍事先準備的不是十分的充分、倉促上陣搶屍,所以日軍的參戰部隊傷亡也是十分的慘重、死傷數千。

所以說是一半一半,誰也沒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要特別的說明的一點是,由於日軍的戰報多是經過“技術性處理”,所以在對外公布的戰報上傷亡仍是十分的有限。

“大日本帝國的皇軍似乎還是無敵的”-這是日軍對外公布戰報的一個不變原則。

這也難怪,無論是日軍在華的戰事是如何的困苦,所謂數月苦戰,往往也隻是三兩個輕傷、一兩個失蹤,至於將士陣亡一說,往往提都不提。

說到這裏,我也就奇了怪了,日本國內的那麼多的寡婦究竟如何而來的,難道他們生下來就是為了拍成人****片而生的?

雖然說是AV產業是日本的支柱產業,但也犯不著用那麼多的人啊!不好意思,有點走題了。

即然講到這個地步,我又不得不提一個令人感到十分遺憾的事實,第二十集團軍司令官李盡忠出於保存自身實力的目的(****大員的們的通病,戰事中都怕自已的部隊打光了,失去了和中央大佬們討價還價的本錢),錯誤的命令部隊進行了後撤,以至於沒有及時的擴大戰果,不然的話,戰果可能更加的驕人。

此外,最後還要特別的說明一點,由於李盡忠一直在重慶開會,無法分身直接指揮,他的部隊交由副司令馬天立直接指揮,李盡忠的隨軍家屬在部隊後撤的過程因擔心會途中斷糧,所以盡量的多帶大米和臘肉,結果就造成了李盡忠花費了巨大心血和大半個家當搜集而來的字畫、文物都沒有裝上車,以至於炮火連天之中,竟全部毀於戰火。

這令李盡忠李長官一直心痛不已,自然也就對那幾個打飛機的家夥懷恨在心,這後來成了二十集團軍內部人竟皆知的秘密。

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怕李盡忠長官給他們秋後算帳、穿小鞋。

所以擊落日軍中將牛島正一的這個軍功,竟一直都沒有人敢領,連冒領的都沒有,以至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竟成了二十集團軍內部的一筆糊塗帳,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抗戰曆史上的一個巨大笑話!

至於,那三個士兵—韋餘糧、儲貴、馬三他們後來的情況,說法有很N種之多,版本比較多,筆者大致的歸類了一下,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說他們三人在後來同日軍的戰鬥中犧牲了;

第二種是說他們都熬過了抗戰,但是後來都死於三年內戰的戰場上;

第三種人說得就更加有摸有樣了,說是在後來的遼沈戰役的逃兵中見過他們三個,和千萬內戰中的逃兵一樣,他們三個早已成家立業、兒女成群,就生活在大陸的東北某地區農村,前幾年還接受過台灣某電視台的專訪,當時政府甚至還專門為此對他們進行過嘉獎!

至於他們三個後來的命運究竟是怎麼樣,筆者真的是無法再提供更多的資料,總之,這是一筆糊塗帳,沒有人確切的知道他們的命運,不過在內心的深處,我更希望是第三種狀態。

其實,話又說回來,我們的曆史何常又不是一筆糊塗帳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