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人奉命出關送信,最終活下來者隻有幾十名,其他的不是被清軍所殺,就是被俘虜。
韋二他們三十人,人數雖少,但因為是精銳,活下來的比例倒是很高,有十四人成功返回。
他們的家屬加起來有千餘人,被李邦華安置在原先的定國府中,其他的也一應滿足。
朱由哲已經傳旨給吳三桂,讓他送活下來的士卒前來京師。
名義是讓他們和家人團聚,但實際上,是朱由哲想讓他們在京營為自己培養一批精銳斥候。
吳三桂沒有異議。
一個平遼侯,一個山海關,一個永平府、再加上一個太子妃,這樣的恩賜,吳三桂何惜幾十個人。
而且,吳三桂也想派一些人到京營裏麵。
朱由哲將遼東的錦衣衛交給吳三桂,但誰都知道,那隻是明麵上的,暗地裏還不知道藏了多少人呢!
朝廷派錦衣衛監視吳三桂,吳三桂也想通過派這些人前去,好時時知曉朝廷的動向。
這是雙方達成的默契和共識。
這次回來,朱由哲本打算親自去看看他們的家屬,好慢慢的將他們從吳三桂那邊拉過來。
但朱由哲著急趕往大同,明天還得上一次早朝,實際沒有時間。因而想讓周皇後和坤興公主代自己前去,畢竟她們也是自己的家屬。
朱由哲道:“娖兒,抄定國公他們幾人的家時,在京畿得良田近百萬畝。雖然大部分被分或被賣,但在京城附近還有幾萬畝良田。你們去看他們時,帶上戶部的官員,把地契交給他們,每家二十畝。”
朱媺娖點了點頭,“父皇,孩兒知道了。”
朱由哲繼續道:“娖兒,還有一事,朕想問你,你想不想當個小夫子?”
周皇後看著朱由哲,雙眸帶著不解。“皇上,哪有女子當夫子的?”
朱由哲笑了笑,說道:“那就從我家娖兒起吧!”
“娖兒,定國公府用來安置那些殉難士卒的親屬,陽武侯府送給了吳三桂,還剩下成國公府和武定候府。朕準備命人將這兩個府改造成學院。”
“一個留給京營,充當講武堂。另一個,朕打算建個小學堂,供城內那些流民的孩子讀書識字。”
朱媺娖雙目流轉,“但父皇,這和孩兒有什麼關係?難道您讓孩兒去當他們的小夫子?”
朱由哲搖頭笑道:“當然不是。在這個學院內,朕還打算建個女子學堂,你去教那些女孩子如何?”
朱媺娖麵露驚訝,“父皇,您說真的?”
朱由哲點了點頭,“如果一般女子做這個,肯定會招致朝臣的抨擊。但你不同,你是朕的女兒,是公主。雖然還是會有一點壓力的,但不會太大。”
周皇後從朱由哲眼裏看出了凝重,知道他不是在說笑,“皇上,娖兒才十幾歲,她又能教那些孩子什麼啊!”
朱由哲給小昭仁夾了一塊肉,說道:“娖兒什麼都不用做,朕隻是想讓她開一個風氣之先。大明程朱理學氣太重了,限製了百姓的視野。在朕看來,大明應該是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