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觀內秘聞(3 / 3)

女媧娘娘分出的一縷分身告知人皇。

眾聖低估了天魔羅睺遺留的力量。且此時,天道也有意降下大殺劫,引眾多修士入劫消業。

說到底魔道終歸是被天道認可了的,若想長生久世,翻山倒海本就是逆天而行,直指內心欲望的“天魔劫”便是天道留給逆天者的一道考驗。

天道雖無意誌,偏向天魔。但天魔行事,卻在這一時期順應了天道。

人皇帝辛在進香尋得消息後,便準備離開女媧廟,不料卻遭到了濕婆如來算計,被迷了心智。

幸虧,人皇佩戴的人皇劍以殷商國運之力喚醒了人皇。

而女媧娘娘和人皇發現被算計後,並未露出異樣,而是決定以身入局,將計就計鑽入圈套。

在那時,新的天界初創立,玉皇大帝臨位,欲接管天、地、人三界,加上天道也有意降下大殺劫,不入聖,皆入局。

借計之下,東方四聖做計,煉製封神榜封神,置眾修士真靈於榜內,達到另類的不死不滅,以求能夠塑造出一批擺脫“天魔劫”考驗的另類修士。

同時又煉製打神鞭,意在這些被封神者哪怕最終遭了天魔力量的侵蝕,被強度了心智,也能有個強力的約束。

最終,聖人做的這一局場麵如何,結果為何,不得而知。

但是封神之戰落幕時,玉皇大帝持封神榜穩固帝位,三界倒是有序發展了起來。

而因元始天尊要消門下十二金仙弟子的殺劫,便下黑手坑壞了通天教主門下的弟子,致使通天教主門下弟子紛紛上了封神榜,或是被強行渡入了濕婆如來的佛教。

因此這一戰後元始天尊和一心想要度化三教弟子,填補佛教空缺的西方二聖便有了利益往來。

張恩儀講完了封神秘聞,抿了口茶頓了頓,又緊接著自顧自的說了起來,隻是這次說的時間來到了東漢。

“後至東漢年間,祖天師張道陵年幼時遇河上公。”說到這裏,張恩儀又停了下來,示意著張玉昊遙遙向著東方一拜,原來這張恩儀承自張天師門下,乃是天人觀六十三代傳人族弟,張恩儀張真人。

而稱他為三叔的張子昊,同樣也是道門天人觀中的弟子,這一拜,也算是對祖天師的尊重和敬仰。

張恩儀真人在拜完之後又繼續說道:

“天師得授《道德真經》。緣起《道德真經》,於夢中得以拜見太上老君,授予道門真法,亦得知了上古眾多密辛。封神後,天道有言聖人不出,現在多是玉皇大帝和被天魔力量侵蝕的勢力,以及蠱惑人心的現在佛濕婆如來所立的佛教在鬥爭。”

張子昊聽到這裏似乎想到了什麼,便開口說道:

“那也就是說,唐朝時期的由佛門主導的西遊,其實也是雙方的一次對弈,隻是這次似乎是現在佛所立的佛門占據了上風。”

張恩儀真人點點頭道:“沒錯,據記載,那一次博弈因弑神槍引動“天魔劫”,引來了天道,加上幕後西方二聖這次直接就站在了濕婆如來的一方,有心算無心,打了個玉皇大帝措手不及。

使得玉皇大帝落了下風,封神榜都被打碎了,隻留下了一角。

但是,雖說勝了一籌,但佛教和魔教最終情況也再玉皇大帝的反擊下慘重異常。

無奈,雙方大佬隻能退居幕後,雙方執棋博弈,謀劃西行。

但是在後來的西遊主角中卻出了變數,有女媧娘娘留下的後手。

再後來就有眾多大能以天地山川為基,融十二都天大陣和周天星鬥大陣試圖葬了天地間剩餘的受了天魔力量侵蝕的修士。

然,封神之時,天地本就應有一大劫,雖被眾聖人以封神之戰瞞混過關,但至西遊時期,卻又一次累計爆發。

最終,兩方陣營似乎都出了什麼大變故。

自此以後人間便再無神仙出現,顯聖傳說都少了許多,連帶著世間的仙靈氣和天魔氣息也逐漸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