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學到了新知識並發現了好東西(1 / 2)

在等最後30分鍾的數據分析結果的時候,陳鵬程無聊地在坐在椅子上,用手機上刷著新聞,這時候一則數字貨幣-比特幣介紹的新聞吸引了陳鵬程注意力。

他點開新聞一看,新聞裏介紹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是一座去中心化的貨幣,不受任何國家和機構組織的監管。

而想要獲得這種數字貨幣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數字貨幣的交易平台,用現實貨幣按照一定的價格購買。

另外一種是通過顯卡等大算力工具去解決一個複雜的數學難題來獲得比特幣。這個數學難題需要礦工也就是通過顯卡等大算力工具,不斷嚐試不同的隨機數來找到一個滿足特定條件的值。

這個條件是通過調整比特幣網絡的難度目標來確定的,目的是保持比特幣的挖礦速度保持穩定。

但這種挖礦過程中的計算工作是非常耗費計算資源的,需要大量的電力和高性能的計算設備。

很有可能挖出一枚比特幣的電費和硬件成本,要遠遠超過它現在所擁有的能夠售賣價格。

新聞裏還介紹,現在一枚比特幣的價格能夠達到20萬,如果賣出100枚比特幣就能獲得2000萬的現金收益。

現在全世界各地都分布著大量用顯卡挖礦的比特幣礦廠,而這些比特幣礦廠中規模最大的礦廠每天消耗的電能相當於1座20萬人口城市正常生產生活所需要的電能。

有的比特幣礦廠甚至自建小水電或者火力發電站來獲取挖礦所需的電能。

陳鵬程覺得這種賺錢方式還是非常新穎的,坐在電腦前麵,不需要耗費體力勞動,靠著大量電力和顯卡算力,就能賺到錢。

這時候,電腦的揚聲器開始響起了滴滴滴的聲音。看樣子是光譜分析儀的數據已經計算完畢了。於是陳鵬程迫不及待地點開了分析結果的界麵。

計算機的分析結果顯示,目前探索的範圍內,樹木和藤蔓等植物覆蓋率接近100%,幾乎沒有土地裸露出地麵。

結果還顯示,沒有發現黃金,白銀,銅等貴金屬礦藏的分布,陳鵬程一個不勞而獲發大財的夢想破滅了,因為金銀銅的價格都是很高的,特別是黃金,可以直接當做貨幣流通。

但頁麵的最後一條數據給了陳鵬程另外一個發財的希望,數據顯示,在距離現在200公裏的位置,居然分布著一個麵積約1000平方公裏的大型煤田。

並且這個煤田的深度大部分距離地麵隻有1-2米,還有一部分煤田直接裸露在地表,上麵覆蓋著綠色藤蔓植物。

要是沒有這台光譜分析儀,如果是通過普通的無人機探索這塊區域,也隻能看到遍地的藤蔓植物,而永遠都發現不了在這藤蔓之下居然隱藏著這麼巨大的煤田。

陳鵬程突然感覺自己發現了一座“金山”,因為在現實世界煤炭是非常緊缺的能源,一噸煤炭能賣出700塊的價格,如果把原始世界的煤炭往現實世界搬運,一定能賺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