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澱粉的製作雖然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這四五千萬斤的紅薯要是想加工成紅薯澱粉需要消耗大量的勞動力和時間。
所以加工紅薯澱粉必須要借助機械設備的幫助,就好像收獲這1萬畝的紅薯一樣,如果靠陳鵬程一家三口憑借著鋤頭,鏟子等工具去幹,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借助科技的力量,陳鵬程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於是陳鵬程上網搜索了紅薯澱粉的加工設備,他發現網上有很多種紅薯澱粉加工設備,並且根據每日最大加工量的不同,設備的價格也不一樣。
家庭使用的最大的紅薯加工設備每日能加工100噸的紅薯,按照20%左右的出粉率,每天可以產20噸左右的紅薯澱粉。
陳鵬程看了一眼這個設備的售價,20萬一台。雖然說價格貴,但是這個設備的加工能力是一流的。
可以全自動進行紅薯澱粉的加工,包括清洗泥沙、粉碎、濾除雜質、沉澱、脫水、幹燥等紅薯澱粉加工的所有步驟。陳鵬程隻需要把紅薯扔到設備的傳送帶上,然後給設備不間斷的通水,設備的末端就能夠源源不斷的產出白白的紅薯澱粉成品,效率非常高。
陳鵬程在心裏默算了一下,假設現在庫存5000萬斤紅薯,折算成噸單位的話就是2.5萬噸的量。
一台100噸級的設備,一天加工100噸,10台設備1天能夠加工1000噸,20台設備1天就能加工2000噸。
如果買20台設備的話,要花費400萬左右,大約12~13天就能把這部分紅薯給加工完畢,這個生產效率陳鵬程還挺滿意。
這時候陳鵬程心裏已經決定要把這四五千萬斤的紅薯全部加工成紅薯澱粉,他把這個想法和父母說了說。
他父母表示:“人生很短,有想法就要去做,做不做的成不是問題,就怕你光想不做,留有遺憾那是要後悔一輩子的。”
於是陳鵬程立馬在網上定購了20台100噸級的紅薯加工設備,物流顯示發貨地位於北方,距離陳鵬程所在的地方有1000多公裏的路程,大概後天早上就能到貨。
趁著這個空閑時間,陳鵬程打算把紅薯重新運回原始世界堆放,因為20台加工設備需要很大的空間,生產紅薯也要大量的水,所以原始世界最為合適。
紅薯就這樣通過貨物傳送帶重新送回了原始世界中,當原始世界的台地麵積隻有2500平方米,並且大部分麵積都被金絲楠木加工和之前試驗的比特幣挖礦給占據了,所以陳鵬程把紅薯堆在了台地正下方的空地上。
而紅薯的加工場地陳鵬程放在了台地的右側的下方。因為左側下方已經被混凝土房子和10台冒著白煙的燃煤發電機給占據了,如果把紅薯加工放置在發電機的旁邊的話,大量的白煙顆粒會掉落在紅薯粉上,甚至會影響紅薯粉的純潔度,
並且台地右側緊鄰著紅薯的堆放地,方便加工時紅薯和成品紅薯粉的的搬運。
同時有30米左右高度的台地阻擋,和風向的影響,發電機的白煙也暫時飄不到台地右側的下方,環境適合紅薯粉的加工。
為了給紅薯加工設備一個整潔的環境,陳鵬程帶領著6台機器人,把這塊區域的樹木、碎石等都給清理一番。
對於砍伐後的樹樁,機器人也是會根據程序拔除的,所以這塊場地被陳鵬程他們整理的既幹淨又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