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城暫且是有驚無險守住了,石亨大擺宴席,群豪痛飲,三酒過後,隻聽石亨徐徐說道:“諸位,眼下大敵當前,石某有一提議,不知當不當講。”
群豪中說:“石將軍為國戍邊,國之棟梁,有什麼話,隻管吩咐便是,我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群豪齊聲附和。
石亨微微一笑,說道:“多謝諸位英雄信賴,石某感激不盡。”說罷,一碗烈酒一飲而盡,又繼續說道:“瓦剌韃子,為了滅我中華,無所不用其極,雙管齊下,不僅攻城拔寨,還企圖染指中原武林。攻城拔寨,石某自當拚死據之,但中原武林,石某實在能力不足,恰逢今日得此良機,中原豪傑,盡數在場,在下提議,不如趁此機會,推選出一位武林盟主,帶領眾位豪傑,抵抗韃靼。”
一時間,群豪麵麵相覷,宴席之上,頓時鴉雀無聲。依稀記得兩個月前,古劍閣那場武林大會,被瓦剌韃子一舉摧毀,不僅古劍閣閣主力戰而死,就連各派掌門也盡數做了俘虜,真是武林中一場浩劫,直到現在,還是群豪心中一塊心病,是了,為了不重蹈覆轍,選取武林盟主,勢在必行。
少林聰慧方丈、武當掌門天一真人,崆峒派、華山派等,一一表態,無不讚同石亨提議,但至於選誰來做,群豪又出現了爭議。
有人高呼:“依在下看,聰慧大師,為人謙遜,德高望重,且又是石大將軍的摯友,實在是武林盟主的最佳人選。”
聰慧卻說:“承蒙閣下抬愛了,佛家寺規,多以念經送佛、超度亡靈為本,不可染指功名利祿,武林盟主,老衲實不敢當。”眾人見他態度決絕,又推薦武當掌門天一真人,卻被天一真人以年事已高為由,當場拒絕,薦來薦去,終是沒有一人合適,群豪垂頭喪氣,陷入沉思。
卻聽石亨忽然說道:“諸位英雄,石某有一人選,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此時,隻見數百道眼神投到了石亨的身上,眼神裏充滿期待,說:“大將軍請講。”
石亨微微一笑,說道:“他救諸位掌門逃離瓦剌魔掌,單槍匹馬,獨闖敵軍大營,為各位英雄取得解藥,又憑一人之力,拯救我大明五千將士於生死一線,挽雲中於危亡之際,試問這樣的英雄,難道不是武林盟主的最佳人選嗎?”
石亨一語,說的慷慨激昂,聲音一調高過一調,群豪振聾發聵,心想:“是啊,我們怎麼都沒能想起來,此人雖然年輕,卻當真是一個英雄。”群豪數百道目光又從石亨那裏投到了風輕語身上,但又一想,說道:“他初出茅廬,資曆尚淺,能否服眾?”
石亨說道:“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
崆峒掌門赤鬆子哈哈笑道:“好啊好啊,好一個英雄不問出處,風少俠,真乃真豪傑,由
英雄不問出處,風少俠,真乃真豪傑,由他做武林盟主,老夫第一個答應,若有不服的,先過老夫這關。”赤鬆子為人耿直,率性好爽,先前他就對風輕語寄予厚望,中間還害怕他做貪生怕死之輩,是以出言譏諷,令他回心轉意,這一次,難得有此機會,是以十分擁護。
群豪見有人領頭助威,那些心裏讚同又怕得罪人的,還有那些別有心思的,此時此刻,均都老實了下來,齊聲擁護風輕語。
卻見風輕語,一直呆坐在原地,不知該說些什麼好,他年紀尚淺,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對功名利祿這一塊,自然是十分看重,但心念一想,方才聰慧大師、天一真人等,無不再三推辭,頗顯謙恭之風,自己也得向他們看齊,正要起身推辭,卻被石亨一把按住右肩,風輕語隻覺一股極大的熱力從右肩瞬間灌注全身,令他全身酥軟,動彈不得,風輕語不禁暗自感歎:“原來石將軍也是一位武功極高之人。”
隻見石亨開懷大笑,說道:“難能大家意見如此一致,那便請盟主出來講幾句話吧。”
風輕語望著石亨,從其眼神裏看出堅定之意,隻好不再推辭,對群豪做了一揖,說道:“多謝各位英雄不棄,晚輩聽命便是,以後若有差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群豪見他少年老成,均是胸中暢快,紛紛各表心跡,歃血為盟。
就任盟主大位禮成,石亨微微一笑,又道:“恭喜風盟主,石某還有錦上添花一事。”
群豪又是一怔,心想這石將軍已經扶持了一位武林盟主,又有什麼稀奇事,卻見石亨突然從袖口中掏出一個黃色布帛,軸為貼金,是為貼金聖旨,高聲喧道:“風輕語接旨。”
風輕語沉浸半晌,才反應過來,雙膝跪下,回道:“風輕語接旨。”
石亨打開布帛,喧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風輕語守城有功,特封使持節,欽此。”這使持節隻是一個閑職,但級別較高,相當於皇帝特派的欽差大臣。
風輕語頓了頓,又過了半晌,好在寒曦晨在一旁提醒,才接過聖旨,說道:“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