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中,納蘭孤城望向遠方。有那神靈頂天立地,以無敵之姿顯現於人間,卻又在一道璀璨的劍光下被斬為兩段,最終化為了灰燼。

神靈不同於練氣士,練氣乃是求真求內,講的是修真我,以天地靈氣來哺育自身,故而得道者的身軀體魄大多無愧於“金枝玉葉”四字。神靈則是大為不同,神性才是神靈的大道根本,隻要神性猶存,一尊新神隨時可以重新現世,隻是那一劍太過霸道,一劍之下神性破碎,重歸於天地間。

納蘭清真身已無,隻是一縷殘魂以佛門密法得以保留,修為破而後立更近了一步,以九境劍修的身份劍殺神靈,隻是天地間萬物皆有因果,因而納蘭清遞出一劍後,本就身形模糊的身形便又消散了幾分,待當納蘭清最終有一日遞出最後一劍,天地間將徹底永無納蘭清,到那時即便是納蘭孤城修為高深,也注定無法與殘餘魂魄相融合去尋一個前身。如若納蘭清不去問劍神靈,而且不顧納蘭孤城的意願,強行融合魂魄,一個境界極高的昔年納蘭清將完整的重現人間,沒有半點大道折損,這便是佛門無上密法的絕妙之處。隻不過納蘭清到底是納蘭清,人間有難便該當遞劍,他人大道何必自己去斷絕,死便死去。

劍斬高位神靈後,飄渺身形的納蘭清憑空顯現在納蘭孤城身旁。輕輕拍了拍與昔年自己長的一般無二的年輕人,又輕一揮手,那件隱藏在納蘭孤城身上的佛門袈裟便自行重返寒山寺,我輩劍修生死有命,越是處於危險中越是有助於成長,何須畏懼生死。

最後看了一眼“自己”,劍仙對著對麵的年輕人輕輕點了點頭,口中道了句“少年郎,此間事了,何不繼續遠遊。”說罷納蘭清化為一道青色光芒掠向西方,最終落在寒山寺中。不知道納蘭清與年輕方丈說了些什麼,本是不苟言笑的劍仙竟是大笑而出。

最後,納蘭清去了一趟幽華洲,劍仙於此處遞出了最後一劍,後來曾見過在這道劍光的一位大妖笑言道即便是妖祖老祖恐怕也無法輕易接下這一劍。納蘭清這一劍,劍開妖族王座,或斬殺或重傷三位王座大妖!

遞出最後一劍後,納蘭清手拄長劍立於山巔最高處,望向遠方萬裏河山,握緊的雙手最終放開。半晌過後,唯有一把長劍插在山崖處,可是山中已無一襲青衫。

納蘭清就此消散天地間,人間已無納蘭清。

待納蘭清消失後,有大膽的妖族修士登上了山崖,便一眼見到了那把長劍。長劍乃是天地至寶之一,想要拔出長劍的妖族修士數不勝數,可哪怕境界高如王座大妖,竟也無法動的分毫。

最終,此劍還是留在了山崖處,隻待未來妖族有修士拔出此劍後再交與大妖們定奪。

此劍名為浩然氣。

離開納蘭清後,納蘭孤城前往學宮可謂是一帆風順,不足兩月便來到了魏國境內。

打聽好學宮所在處,納蘭孤城便找到一家客棧歇了歇腳,然後換了一身儒裝前往學宮處,待年輕人剛到學宮門前,便有一位中年農夫打扮的漢子自空中極速墜下下,農夫一把抓住年輕人的手臂便要將年輕人帶到劍宗祖山。與此同時,一位高瘦的身著一襲儒衫的目盲老者伸手摁住了農夫的手臂,然後這位看起來很像讀書人的老者開口便很不讀書人“我讓你帶走他了嗎,信不信我一腳拆了你們劍宗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