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
太極殿。
太上皇臉色陰沉,他已經無法保持帝王的冷靜:“蟎清三十萬大軍,攻打山海關,蒙兀四十萬大軍,攻打內長城...”
“總兵馮盎戰死。”
“參將劉威戰死。”
“昭毅將軍蘇言戰死...”
自從去年蒙兀與蟎清合力南下,後來蟎清皇帝努爾哈吉在山海關,被轟了一炮不治身亡,蟎清陷入皇位爭奪內鬥,大盛總算是山海關方向壓力得以緩解。
沒想到,這才多久,蟎清黃台吉登基,打著為父報仇口號,發兵三十萬再度複來。
蒙兀方向,戰將戰死數十個了,折兵二十餘萬...大盛經不起繼續這樣下去,南方與中原之兵,幾乎被抽調一空。
這時候要是再有人煽動起義,大盛內部就會分崩離析。
生死存亡的時刻...蒙兀與蟎清這一次不僅僅是為了打草穀,持續不斷的進攻,很明顯是要...亡了大盛,占據中原江山!
大盛本想著和談,使者直接被蟎清與蒙兀所殺,和談的機會都沒有。
這態度,再也明顯不過。
“你們還有什麼政策?”
太上皇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皇帝,再看看朝臣,陰沉的臉上難掩疲憊與焦慮:“關鍵時刻,你們就這樣沉默嗎?”
錯了啊。
當初為了更容易掌控朝堂,扶持了一群蠢貨!
太上皇很是心累。
孔休略微一琢磨:“太上皇,為今之計,大盛威脅全在北方,禁軍應當調出十萬大軍,京營同樣調出十萬大軍,以勳貴子弟擔任將領,十萬禁軍馳援山海關,十萬京營大軍,支援雁門關。”
“那群人原本受傷的受傷,如今已經半年過去,也應該已經恢複...”
太上皇現在已經改變了心意,大盛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那群勳貴子弟無能頑劣,根本不堪大用:“以牛繼宗為細線主帥,帶領賈赦馬尚,率領十萬京營大軍馳援雁門關。”
“以馮唐為東線主帥,帶領賈珍、陳瑞文等,率禁軍十萬馳援山海關。”
牛繼宗已經暗中投靠皇帝,太上皇原本不打算用牛繼宗的,奈何牛繼宗將兵雖然並無名將之能,也是中規中矩。
這個時候矮子裏拔大個,牛繼宗總比那些無能的勳貴子弟強得多。
至於馮唐,那是神京城穩定的基石,這位老將軍當年就是太上皇手下老將,將兵之能猶在牛繼宗之上...
這個時候再搞內鬥,大盛就要亡了。
“太上皇、陛下...”
孔休一看太上皇已經改變態度,這個時候太上皇改變態度,對於他而言並非好事。
孔休算計了孔明達,算計了賈琥...勳貴不倒,賈琥不亡,一旦崛起歸來,那就是他的末日!
是整個北孔的災難:“賈琥擅自出兵,而導致牽製蒙兀大軍的策略失敗...此乃大罪!”
“賈琥?!”
太上皇神色一變,心中陰沉。
朝廷聖旨降臨嘉峪關,已經足足數月,遲遲不見賈琥。而賈琥,在朝廷聖旨下達之後沒兩天,就直接出兵。
孔休這種罪責論有些勉強,當初他聖旨之中已經明確,賈琥有便宜行事之權。
無論是哈密之地,還是吐魯番,或者吐穀渾與北方的蒙兀同根同族,太上皇也是害怕蒙兀、蟎清南下,從而導致西北方向,這裏再有大軍東進。
誰能料到,賈琥竟然主動出擊了。
一定意義上,賈琥當真是對於牽製蒙兀大軍失責。
“報!”
就在這時,一個兵部主事,手捧著戰報而來:“太上皇、陛下,西北大捷!吐魯番與哈密諸衛,被肅州衛總兵賈琥攻占!”
“肅州衛總兵整頓兵馬三萬,已經北上草原!”
“嘩...”
太極殿中,一片嘩然。
文武大臣個個呆滯,特別是孔休臉色如同豬肝之色。
仿佛被打了一百個大逼兜。
“騰!”
正德帝直接起身,他快於戴權,將捷報搶了過來,甚至忘記了太上皇還在,瀏覽起捷報,隨後臉上浮現震驚、驚喜之色:“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