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莊人們都起得很早,大家齊心一下就把蔬菜蘿卜采摘好裝上牛車,才去地裏翻土。

李莊頭也安排好自家婆娘和女兒煮工人的午飯,這樣他們一家還能蹭一頓有肉的幹飯。

所以韋慧娘對於中午要幫十幾個漢子做飯並不排斥,反倒覺得占到了便宜。

李莊頭趕著牛車先進城去楊府後門送了菜,這才轉去街上按楊怡的吩咐,一家家去拿貨。

他並不清楚裏麵都是些什麼東西,這些東西三小姐是拿來幹嘛用的,他隻知道隻要聽三小姐的話,他們整個莊子的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

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現在住的這個院子太簡陋了。

畢竟由奢入儉難,住慣了青磚大房子的人突然去住茅草屋,任誰都會不適應。

每個店鋪離得遠,耗費不少時間,晃悠悠的牛車拉著沉甸甸的一車貨物,在快傍晚時才回到莊子。

按楊怡的吩咐,李莊頭和虎子把貨物全都卸進了楊怡院子的雜物房。

其他的貨物別的老板早就已經派人送到莊子,楊怡讓運送的工人幫忙卸在了幾戶莊人的雜物間。

雖然這幾天不下雨,但春雨時節,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下雨,可不能讓東西被雨給淋了。

“你明天幫我去買一群小鴨小雞回來,我讓蒙萌在後院養著。”楊怡覺得天天吃豬肉羊肉也不是一回事,還是自己養些雞鴨,不僅能下蛋,平時想吃的時候就不用跑遠去城裏買。

這個時代雞鴨可不像上一世能下那麼多蛋,所以蛋是比較貴的。

但對楊怡來說,每人每天吃一到兩個蛋是正常的身體營養所需。

後院本來就建有雞舍,不過比較小,以前韋慧娘就在那養了五隻雞。

如果莊人願意幫養,就多買些分給莊人們,一戶多分幾隻,一半是他們幫自己養的,一半留給他們,作為他們幫養的報酬。

這樣每家每戶都能多養些雞鴨,哪怕不舍得宰來吃,起碼也多些蛋可以吃。

舍不得吃的也能攢下來去城裏賣了換些銀錢。

把想法跟李莊頭一說,李莊頭興奮的直讚同,拍著胸脯打包票說,不用去問莊人的意見,隻要給他們小雞小鴨養,長大了能留一半,他們一定都萬分樂意。

畢竟除了壯勞力,每戶家裏都有老人和孩子,孩子們每天也就是在玩泥巴,還不如讓他們幫忙養養雞鴨。

楊怡點點頭,同意了李莊頭不去問莊人意見直接買回來養的想法。

“那就買九十隻小雞和九十隻小鴨吧,連你家和蒙萌在內,一共算九戶,每戶分別分十隻小雞和十隻小鴨。”楊怡又拿出一錠銀子,交給李莊頭,讓他過後錢不夠用再找她拿。

李莊頭接過銀子替自家和所有莊人千恩萬謝後才匆忙離去。

而這一天不隻是李莊頭忙了一天,楊怡過得也是很充實。

從神識之海學習了發豆芽和製作二八醬的方法,她和蒙萌在灶房裏反複研究了一整天。

豆芽還需要時間才知道有沒有一次成功,但芝麻醬和花生醬倒是在反複失敗後終於製作成功。

主仆兩人皆是興奮不已,通過一天的合作和相處,兩個人也慢慢越來越熟悉。

楊怡的親切也讓蒙萌在她麵前慢慢放鬆了很多,偶爾也敢回應一兩句她的玩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