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柳青源說,他要和顏家二少爺一起去書院念書了,我去打聽打聽。”
這是季書言給出的理由。呂氏覺得,倒也合情合理。
顏家老二也是讀書人,他們也可以交流一番學業。
然而,季書言一到顏家,就東張西望的,似乎有點心不在焉。
呂氏隻當他是不適應,也沒多想。
蘇婉茹和呂氏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呂氏無意中問起顏辛函,季書言來了點精神,側耳細聽。
才知道顏辛函去書院門口賣書了。
季書言有些失望,但強行壓下了自己的想法,對他而言,當下最重要的,便是讀書。
有了功名,再說別的。
呂氏讓季書言去找顏仲文玩,兩人就相差一歲,又都是讀書人,想必是有共同話題的。
季書言興致缺缺,但還是去了。
結果,他對顏仲文桌上擺的幾本書很感興趣。
顏仲文為了不讓他打擾自己,便允許他隨意翻閱。
季書言看了一會,感慨萬千,非常懇切地要跟顏仲文討論。
顏仲文覺得季書言水平太一般了,甚至遠不如司徒先生的那幾個學生,便懶得跟他好好探討。
隻是出於基本的禮貌,有一搭沒一搭地敷衍著。
但季書言性格不卑不亢,溫潤如玉,顏仲文語氣不好他也不惱,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並且意識到顏仲文不喜歡被打擾,便隻在一旁默默看書,偶爾才問顏仲文幾句。
久而久之,顏仲文覺得這個人不討厭,偶爾多說兩句回應,季書言便覺得獲益匪淺,千恩萬謝。
待到要走的時候,季書言依依不舍,便問顏仲文,以後他能不能還來?
顏仲文擺了擺手,“最好別,我忙。”
蘇婉茹在一旁有點尷尬,“這孩子的性格就這樣,他沒有壞心眼的,他就是。。。”
沒想到季書言卻絲毫不惱,他衝蘇婉茹作了作揖。
“是我魯莽了。顏兄的學識遠勝於我,想必也是苦讀而來,讀書之人喜靜,也是人之常情。”
“今日與顏兄交流,小生獲益匪淺,感慨良多。日後不敢再叨擾。”
季書言禮貌得很,跟蘇婉茹和顏仲文表達了半天的感謝,然後告辭。
臨走之前,剛好遇到從馬車上下來的顏辛函。
顏辛函剛從縣城回來,因為書賣得好,所以神采奕奕,滿臉笑意。
季書言又忍不住看呆了,但很快便收斂心神,和顏辛函打了個招呼才走的。
然而這一瞬間,還是讓敏感的蘇婉茹捕捉到了。
離開顏家之後,季書言問呂氏,“娘,咱們家還有錢嗎?”
“啊?”呂氏沒想到季書言會如此問,但還是認真解答。
“最近你爹的賞錢還可以,你不讀書這一年,家裏攢下了些銀錢的。”
季書言的父親,以前做過小買賣,是以家裏有些積蓄,買下了幾十畝良田。
而現如今,他因為自己走南闖北經驗豐富,加上體力不錯,在頎長縣鏢局做鏢師。
所以他雖然幾個月才能回一次家,但每個月有2兩銀子的月俸。
如果遇到比較闊氣的主雇,或是比較遙遠的路途,可能還會有賞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