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第一圈進行的很順利,第二圈便開始淘汰人了。
轉到第四圈的時候,好多人都想不出來了。
便開始投機取巧,比如“大馬”、“小馬”、“白馬”這種,在前麵換個詞,就當新的說。
引得圍觀群眾哄堂大笑。
但顏辛函之前的起到了很多好的作用,所有人都在努力管住自己的嘴。
頂多隻是在心裏念叨盤算著,還有什麼動物沒說的。
很快便有連續三人說不上被淘汰。
而場上也隻剩了9個人。
淘汰的,都獲得了1-5個銅板不等,他們有的捶胸頓足後知後覺。
有的心滿意足,拿著銅板笑得合不攏嘴。
“那咱們來進行下一輪,報吃食。”
顏辛函廢話不多說,直接讓大家開始。
“糙米。”
“豬肉。”
“雞蛋。”
......
這一輪顯然更加焦灼,因為可以報的吃食名字,實在是太多了。
並且因為隻剩九個人,很快就輪到一輪了。
所以人們在這一輪得到銅板更容易了。
“可惜了,我怎麼就沒想到說蛤蟆呢。”
此前已經被淘汰的陸氏捶胸頓足。
“差一點就堅持到第二輪了。要是到了這輪,我怎麼也能想出幾十個吃食名字,絕對能再拿10個銅板。”
她顯然不太滿意自己隻掙了五個銅板這個成績。
第二輪的前五圈,人們還是在說食材。
到了五圈之後,不知道從誰開始,大家就開始報菜名了。
“炒蕨菜。”
“餛飩。”
“肉包子。”
“那我說素包子。”
“醃白菜。”
“醃黃瓜。”
“醃野菜。”
“醃肉。”
......
“大肘子。”
“燒雞。”
“清蒸河魚。”
就算沒吃過,她們還沒聽說過嗎?
之前跟別人吹牛聊八卦,總會有一些好菜的知識儲備。
“炒大蝦。”
“蘑菇燉山雞。”
“紅燒豬蹄。”
......
畫風變得越來越美味,在場的所有人都開始吞咽口水。
甚至有的人已經忍不住,開始品嚐起桌上的涼菜。
就在所有人都感覺口水外溢,饑腸轆轆的時候。
最終結果也出來了。
村長媳婦周氏喜獲第三名,除了原本掙得18個銅版之外,還得到了10個第三名獎。
也就是說,在整個過程中,她一共報出了18個名字。
尤其是最後隻剩不到五人的時候,節奏很快。
而前兩名,是顏辛函不太熟悉的兩名大娘,一個姓王,一個姓李。
她們笑嗬嗬地領了銅板獎勵,開心地簡直要跳起來。
就玩了這麼一會會,掙得銅板頂自家男人幹好幾天活了。
兩人不可能不得意。
“沒想到今天鬧了這麼久,大家想必都餓的不行了。”
雖然比預計吃飯時間晚了快一個時辰,但村民們都沒有怨言。
至於黃亞琪帶來的影響,村民們早就忘得一幹二淨了。
黃亞琪是誰?他來過嗎?
就算是在飯桌上談論,人們也隻會談論剛剛的幾輪比賽。
之後的好幾天,山腳村人民對今日印象最深的,除了即將上的那桌好菜,恐怕就是剛剛幾場如火如荼的競技。
“那我們接下來就上菜,開飯!”
剛剛在眾人觀看比賽的時候,不用參賽的幾個婦人和蘇婉茹、顏春他們,就在後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