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日子,顏辛函照常開店、做生意,隻不過會一直留意著外麵的動向。
正如李清所說,五日之後,新皇要和另外兩國開戰的消息傳遍了頎長縣。
“聽說西蠻的士兵都五大三粗的,咱們南山國可未必打得過。”
“不能吧,那邊氣候幹燥,植被少,肯定沒有南山國富裕。依我看不足為懼。”
“就是因為他們地界不好,才要打我們。老皇帝在的時候他們不敢,如今新皇登基,根基未穩,他們就來進犯了。”
......
麵對三國交戰的消息,人們不可能不恐慌。
顏辛函明顯感覺,消息出來之後,百味居的生意少了三成。
雖然還算火爆,但已經不需要在門口排隊了。
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將銀票大量換成黃金和白銀,更有甚者開始在家中大量囤糧。
又過了五日,征兵啟事貼在縣衙之外,並且通知了各個鎮、村。
雖然不是強製征兵,但凡是有通過篩選入伍者,可獎勵200斤糧外加3兩銀子。
今年的收成交了賦稅之後,村裏的百姓們大多在為生計發愁。
200斤糧食,勉強夠兩個成年人一年的口糧。
畢竟不可能讓他們吃糧食吃到飽。
再加上3兩銀子,若是使用得當也能再多養活兩口人。
這樣,家裏派去一個青壯年由國家養著,下一年便能餘出五口人的嚼用。
壓力會小很多。
但朝廷不是什麼人都要,標準是嚴格的。
年齡、身高、體重、身體素質,都得通過檢驗才行。
可以說,是要把家裏最頂事的壯勞力派出去參軍。
打仗這種事,難保有去無回。所以大多數人家不願意讓壯勞力去冒這個險。
縱使隻有少數,村子一多,數量也便可觀了。
山腳村人民今年不算太窮,不需要用損失壯勞力的方式賺一些嚼用。
當然,也有些家裏有矛盾的。
比如一家之主娶了續弦的,後麵這個妻子看前任留下的兒子自然如同眼中釘肉中刺一般。
除此之外,還有雙親去世,跟叔伯住在一起的,也差不多是寄人籬下的情形。
所以有這樣的機會,便要把人推出去從軍。
麵對這種情況,孟達山也隻是去攔一攔,勸一勸。
終究做不了別人家的主。
若是賣兒賣女,他一村之長還能硬氣點將人護下。
但這從軍,是朝廷鼓勵的,說出去也是保家衛國的英雄之舉。
隻不過他們連書都沒讀過,一輩子和田地打交道的底層村民,不會想到那麼高遠。
也沒人考慮到有建功立業的可能。
顏家人除外。
“大哥,你們這是在幹什麼?”
顏辛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之間顏仲武半赤裸著上身,胸前流淌著鮮血。
而顏雀正在傷口處鼓搗著什麼。
看樣子,像是在動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