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仲武參軍的兩年後。
山腳村裏,村長站在村頭講話。
“這兩年,咱們山腳村喜事不斷。大多都是跟營生有關。”
“今個,再給大家帶來兩個好消息。”
“俺們村的兩個娃娃--青源和書言,都考中了!”
孟達山說著,笑的合不攏嘴。
自從顏家搬進山腳村,他們的喜事就沒斷過。
對於什麼發財的事,村民們早都習慣的差不多了。
財神保佑夠夠的了,這下又輪到文曲星保佑了。
村民們也喜氣洋洋。
顏老爺家的兩個少爺有出息,那是人家顏家的福氣。
但這柳青源、季書言可是他們村土生土長的娃娃。
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尤其是柳青源,之前都是天可憐見的孤兒。
兩年前去了縣裏的書院,誰曾想竟然一飛衝天了!
人們注視著人群中的兩個人,柳青源扭捏地低下了頭。
他依然不習慣被這麼多人注視,“我,我隻是中了個童生罷了。”
“書言哥可是考中了秀才,他比較厲害。”
雖然司徒書院教學質量很高,但以柳青源開蒙僅兩年便考中童生,也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一方麵他比同班的學子都要成熟,人家六七歲,他入學就已經十歲了。
所以很多東西理解起來會快,自律性也強。
加上他本就是耐得住寂寞,願意刻苦的性子;最主要的是,有足夠大的決心。
顏辛函帶著他賺了一些錢,但也僅此而已了。
他和妹妹的未來,還是得靠自己,讀書是最好的途徑。
否則脫離了顏家人和書院的庇護,他們依然是那個被瞧不起、任人欺辱的孤寡兄妹。
如今有了功名,便不一樣了。
季書言衝柳青源笑了笑。
“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都還沒勇氣下場考試呢。”
他拿到童生功名,的確是比柳青源晚了幾年。
原本季書言以為,自己畢生的奮鬥目標,也就是秀才了。
爭取在三十歲之前,把秀才功名拿到。
可能他的潛力也就如此了。
但顏仲文要出書,便給了他機會。
他跟在顏仲文身邊,整理了一年他的手稿。
進步勝過苦讀十年。
一年前,顏仲文離開頎長縣去了京城,但季書言仍在日夜鑽研那些自己整理過的手稿。
沒想到,今年下場試了試,竟然考過了。
雖然是在末尾幾名,有些運氣的成分。
但不到二十歲的秀才,那絕對是潛力無限,前途似錦的。
就連季書言自己也覺得,三十歲之前拿下舉人,應該是不成問題。
他連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命運就這樣被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