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被說得心花怒放,嘴上還謙虛著。
“我們哪敢高攀縣太爺?”
“要是真找縣太爺的女兒,恐怕我們書言就要入贅了。這可不行!”
呂氏笑了笑,繼續說道。
“訂的是頎長縣嶽家,縣裏嶽主簿的孫女。”
“他爺爺就是秀才,後來當了主簿,很喜歡我們書言,早就想說親。”
“書言說考上了再訂,不然怕耽誤人家閨女。”
婦人們接下來七嘴八舌,把那女孩家裏的情況翻了個底朝天。
女孩叫嶽晴,今年十四歲,比季書言小個兩三歲。
人長得很水靈,性情溫和,知書達理。
頎長縣最大的雜貨鋪就是她父親開的,母親開的胭脂鋪。
也算是個富商。
家裏人都是讀書識字的,這個姑娘也不例外。
相當於是既有人在官府,又有人在掙錢。
呂氏對這門親事很滿意,季書言若要繼續考,嶽主簿的人脈可以幫到他。
若是以後再也考不上了,嶽父出錢給開個書局什麼的,也是輕而易舉。
呂氏一介農婦,大概也隻能看到這些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蘇婉茹跟顏辛函和顏永江說起了季書言訂親的事。
“書言都訂親了。”
“也不知道仲文現在怎麼樣了?在京都過的好不好?”
蘇婉茹說著,歎了一口氣。
“娘,你不是前幾日才和他通過話嗎?二哥一切都好。”
顏辛函咽下嘴裏的肉,說道。
“去了京都呀,比在縣裏可快活多了。”
“國子監的學子們,都是見過大世麵的。二哥這種奇才,更受那些學霸們的喜歡。”
在拿到童生魁首之後過了半年,顏仲文考秀才的時候也拿了魁首。
那個時候,司徒謹就想讓顏仲文離開司徒書院了。
“老夫沒什麼可教的了,放在我身邊也是浪費。”
然後,他寫信給自己當年的同窗裏,最有文化的那個。
“這個姓鄭的,以前負責詩書的編纂,歲數大了之後辭了官,就在國子監掛了個職。”
司徒謹將顏仲文托付給鄭雲尚,想讓他帶顏仲文去國子監讀書。
但對方一封回信,“若真如你所說,是曠世之才,且看金秋能否中舉?”
司徒謹專門回了一封信大罵鄭雲尚,但也無奈,值得又過了半年,待顏仲文又拿了個魁首,才成功送到國子監。
二哥要出遠門了,安全很重要。
顏辛函特意跟譚夢說,將顏阿二換成了另一個貼身護衛,給了顏仲文。
顏仲文到了京都才知道,司徒謹給他找的這個鄭雲尚不簡單。
此人不單單年僅二十就高中榜眼,更是在後續的五十年裏,帶出了3名狀元。
殿試不同於其他,三年一次。
也就是說,在之後的這些狀元中,便有五分之一,是鄭雲尚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