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那些對新媒體傳播現狀的疑惑,雖然由丁宏斷續嚐試著給出了一些解釋,但這些解釋對李欣來說,實在流於套路,也明顯並無可操作性。
首先一條,既然暫時沒有預算去購買流量,那麼挑動情緒式的、緊跟熱點話題的推文寫法,似乎就是目前最多人驗證過的有效選擇了。但是,這種寫法卻難免要以消耗撰稿人的可信度為代價,李欣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代價。
就現在谘詢公司的各方麵數據看,主要開展業務的育兒私語公眾號,閱讀量與粉絲數雖有明顯增長,育兒谘詢的業務量也達到了平均隔1天就有一單,但因為谘詢公司做了多個公眾號、請了新的畫手,還規劃了在公益講座的基礎上去做育兒課程、也需要更多投入。
所以,就公司的可見運營成本來說,現有的業務量依然不夠,粗略估算,要達到平均每天一單,才能收支平衡。若通過短時間內公眾號暴增流量、提高轉化率這點暫做不到,那還可以如何提高育兒谘詢的業務量?
李欣想到,可以通過研究已經開始的服務回訪,收集與分析現有客人們的被服務體驗,看看可以如何促成他們的再次谘詢、或提高他們轉介紹朋友來谘詢的概率。丁宏當即表示讚同,但也表明,現在人手有限,一段時間內隻能由李欣繼續自己負責回訪了。
這對李欣來說,倒不是太大問題,因為此前的客人們,都在她的工作微信上加了好友。故在李欣整理的標準服務流程裏,回訪就是用自己設計的統一模板填寫個案信息,逐個發回訪消息、引導客人積極參與回訪,然後等待客人回複。
雖有個別客人說太忙了而沒有細致回複,但大多數客人們還是認真回複了李欣。從回訪記錄看,96%的谘詢客人都給出了好評,這讓李欣深感欣慰。
沒有給好評的個別幾個,大多是工作太忙沒空回複,隻有最新那單的探先生不是這種情況,而是在簡短回答回訪消息裏的提問後,就一個勁兒誇張地感歎:
“啊呀,小李老師!我們是不做不知道啊,一嚐試才發現,你說的這個‘反饋式飲食’的方法,執行起來可太費勁了!我家兒子一直重口味、不愛留意自己吃什麼東西後的感受如何,所以跟他確認消化結果,簡直堪比破案!唉,我看啊,我們還是要承認,有些事情,就是難以改變的吧!”
簡單算一下時間就知道,探家父子這谘詢才做完剛1天,故所謂的“執行起來”,其實也就最多執行了3頓飯而已。才剛1天,這就走回老路了?最有必要的方法,為何就不能堅持去嚐試?這實在讓李欣很有挫敗感。
她重新去看此前眾多的好評,就更加顯著地感受到了這位探先生給育兒谘詢工作提出的一個新問題:當客人遭遇“無法堅持執行”的問題時,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又需要如何應對呢?
在分享到工作群裏的本階段回訪總結裏,李欣也寫下了這個問題,因為她暫時沒有頭緒,需要與一起工作的同事探討來打開思路。
蕭雨嚐試聊了幾句自己看到的家長常見問題,但聊到後來他自己也說“抱歉,似乎對你的問題並沒有幫助……”。丁宏則認為這件工作既然交給李欣負責了,那自己沒有思考與回答也是應該的,所以全部的發言都是在安撫李欣的心情,並無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