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茸城書院的篤行樓,位於二重天上,從下看去,隻能看到幾隻隱約露出的飛簷龍首,便似在半空盤踞的遊龍。唯有實際踏足到二重天,才能一覽這棟千年古建築的全貌。

平平無奇,樸實無華,除了後期翻修的屋頂房簷顯出幾分華美,其餘簡直與石街上的平民建築沒多少分別。

但這棟三層小樓,卻承載了相當重要的職能。書院日常行政管理的諸多教職人員都在此辦公,一些規章製度的起草和修訂,以及書院下屬機構的管理,也都是在此進行的。

而這一天下午,篤行樓內便有一場臨時會議召開。會議的發起人是在篤行樓辛勤工作了三十餘年,可謂年高德劭的樂教授,議題則是修訂茸城書院及下屬承蔭堂等分支機構的拔荒律。

所謂拔荒律,本質就是邊境拔荒令的延申,大意就是肅清荒毒,不讓遭汙染的師生混入純潔的書院隊伍之中。然而考慮到仙盟的文明疆域已有幾百年未遭受過荒蕪的侵染,除南鄉等寥寥邊陲重鎮外,大部分內陸地區的拔荒律都已形同虛設。

因此,與會的幾位年輕教授,大多對此感到莫名其妙,這拔荒律於如今的茸城書院而言,不過是微末篇章。且至今已經有百餘年沒更改過,雖不能說它盡善盡美,但沿用至今都沒什麼不妥,那又何必更改呢?

但考慮到樂老教授已近退休的年限,卻因能力庸碌、處事無方、人緣稀爛等原因,至今仍隻能在長袍的胸前錦繡處紋一支嫩葉——相當於行政級別隻比初出茅廬的粉嫩教習高上兩檔。正常來說,像韓瑛那般背景紮實的書院嫡係,又有神境資格,基本上入職的起點就很接近樂教授的終點了。以至於時至今日,樂弘毅被人提起來時,仍隻有一句年高德劭可吹。

而樂教授本人自是對此不甘的,很希望能在退休前做出一番成績。那麼對於一個常年與案牘工作打交道的人而言,最能作為成績的無非是建章立製。

修訂這名存實亡的拔荒律,多少也算建章立製吧,規格再高些的還輪不到他樂弘毅去主持修訂呢。

帶著諸如此般的猜測,教授們紛紛入席,等著樂弘毅依程序念稿,然後大家再依慣性舉手……這老教授語速向來有口皆碑,哪怕是小小的細則修訂,他都能從下午開工一路念到晚飯開飯,倒是讓很多人能將這一下午的工作順勢磨過去。

但問題是,這實在不像是樂弘毅能做出來的判斷,倒不是說他平素與人為善,不想為難南鄉學子,而是他理論上根本就不該能考慮到這一層!

而就在人們開始心生疑慮時,樂弘毅說道:“接下來,請大家集體討論,有什麼意見都可以說。老孫,你先來說說?”

被他點到名的,是個在篤行樓內的存在感尚不如樂弘毅的中年教習,人到中年還隻是教習,那幾乎是書院正統生態鏈的底端了,而其人平日言談粗俗,性格也暴躁無方,幾乎是人憎鬼厭。此番卻被樂弘毅首先點名,顯然是另有內情。

卻是坐在會議桌另一側的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老教授,此時眼前精光一閃,厲聲喝問道:“你不是孫喆,你到底是誰?!”

老孫哈哈一笑:“你們這群擔著教職,卻偽人師婊的貨色,竟還在意什麼名不副實嗎?!我今日就是孫喆,你又能拿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