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隻能說有點良心,也就一點,不能再多了。(1 / 2)

林霄向來不與林餘怎麼親近,母後告誡過她,她對林餘該是以君臣之禮,不可也不該逾越,她不懂,但她本心對林餘便有一種疏離感,盡管林餘不曾苛待於她。

但比起林餘,她與母後則親近多了,因此時刻謹遵教誨。

李公公看得欣慰,畢竟林餘是他看著長大的,他看著他孤苦無依到娶妻,奪位,再到有了一個小公主,他還記得霄公主剛出生時林餘高興得像個孩子的模樣。

“李公公,看看寡人與玥兒的小公主,哈哈哈,寡人也是個當父親的了,以後寡人要給霄兒最好的……”

當年當時之景曆曆在目,如今都已經過去了十一年了……他也老了在林餘身邊也伺候不了幾年了。

林餘讓林霄與自己同席。

堂下百官麵麵相覷,按例行禮問安,隻是今日多禮一人。

也沒人多問,至於上奏彈劾發牢騷的事則是下朝後的事。林餘始終牽著林霄的手,給足了林霄底氣。這使林霄開始恍惚,回神時隻得默默在心底念叨母後的教誨,隻是她越是默念越是疑慮。

進來也無大事,整個朝會下來都是各個勢力的互掐。

終於……

“王上,臣有一事相奏。”覲言的正是徐大夫。

林餘手一緊,要來了。

毫無疑問,又是減稅之事。

前幾日徐大夫都是上折子,被林餘擱置幾次,駁回幾次,他還是按耐不住了。

林餘不明白,向來如此為何要改?他確實愛開創先河,但不是所有都會去革新,再說這幾年他也平淡了不少已經失去了興趣。

所謂開創先河也不過是他一時的興起,興趣過了便就過了。

“臣以為曆年賦稅嚴苛,以不適當前國情……”徐大夫說得慷慨,也屬實真情流露,隻是並不是所有官員都能接受。

“郭大夫如何看待徐卿的話?”林餘看向郭大夫

這郭大夫也出身寒門。

“奏,臣以為徐大夫此言有誤,稅收乃一國大事,若不因天災人禍而輕易變動,則是有違祖先之舉,況我西秦近兩年風調雨順,乃是興國吉兆,若輕易變更恐傷天意,影響社稷才是大事。”郭大夫道。

他轉而又抬首看向徐大夫嗤笑道“若百姓真覺糧食稅收嚴苛。近些年茶葉售價高昂,為何那些百姓不大舉種茶?還是說徐大夫非要出頭與命官做對?”

這命官自然是指席承於父輩或因尊為貴族而享權的那一類人。

徐大夫怒道“:恕在下不敢苟同,敢問郭大夫可曾巡查過民情?若是不曾何故道出此等不食肉糜之言論?”

他緊了緊手中笏板,意識到話題已經有些偏了。

徐大夫繼續說道“:再者出頭與人為敵更是你叵測之論。武王在時便有意更稅減賦,舊法已是嚴苛,百姓歲宴無餘,生存艱辛,平常家無女娃,不是變賣就是為娼,隻為賺得些許銀錢以得溫飽。”

他說到此有些哽咽“這已是遠遠背離了武王之理想,祖先之理想,望王上能聽臣之論,三思啊!”

西秦武王乃林餘親爹。

郭大夫頓住,他其實是懂的,隻是……

“奏,臣聽了半晌徐大夫之言論,覺得徐大夫屬實多慮了。”柳大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