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帝思索片刻,針對此樁案件,不能輕易下結論,還要看看錦衣衛那邊程敏政和徐經華昶等人的口供。
雖然重新查閱試卷已然證實程敏政唐寅等人確實未曾舞弊,可那徐經?
作為江陰富商之子,行事高調,品性輕佻,很難保證他沒有去私下買通打點。
還有那個華昶,難道就隻是道聽途說,風聞奏事?
其背後究竟是誰在指手畫腳?
弘治帝的思緒開始發散,若程敏政當真牽扯進入這一樁疑案之中,那他勢必要如原定曆史軌跡中一般,為了給天下學子一個交待,兩邊各打一個巴掌。
程敏政這個禮部右侍郎,翰林院士就算是做到頭了,禮部尚書年事已高,若無意外,程敏政會是接任的最佳候選人。
可這麼一來,程敏政前途盡毀,那這能做禮部尚書的人選便隻剩下那一位了。
弘治帝眸色深沉,與李東陽目光相視,心中似是皆有猜測,但仍缺乏證據,所以不能輕易下結論。
至於唐寅,既是南直吏府解元,後世名傳千古的大才子,自然是身負奇才,不可能也不屑於會參與這科舉舞弊。
既如此,暫且放他回去,但要在事實真相水落石出之前,不得出京城半步。
再拿下華昶,提問徐經,暗查所有考官,以及那一位有可能是幕後之手的傅大人。
唐寅被人送出宮去後,宮殿之中眾臣齊聚,共議國事。
良久之後,國事終於商議完畢。
李東陽見一側的桌案之上陳列著一副手作,其字形飄逸俊秀,並非陛下往日筆下之風,當即明白,這是唐寅之作。
隨即他對著這副手作進行了充分點評,劉健謝遷等人也紛紛讚歎,單從這副手作之中便可看出唐寅之才負盛名,絕非虛名。
如此天縱之才的驕子,如何會去做那等不堪之事?
這定然是有人誣蔑!
而此時的唐寅已被錦衣衛重新送回了客棧之中,當著客棧中眾多學子的麵,錦衣衛顯得極為客氣,這讓一眾學子傻眼。
唐寅也不欲多作解釋,他們願意猜測就讓他們去,他問心無愧即可!
隻是,還未等他回到客棧房間,便有幾個學子便攔住了他的去路。
唐寅本以為他們是要質問自己科舉舞弊之事,可沒想到那學子神神秘秘探問道:“唐解元,你當真曾點過秋香嗎?那秋香姑娘究竟是何等天仙模樣?”
唐寅:…….
他這究竟在說啥?
什麼點秋香?
另一個學子也接著問道:“唐解元之才,能名傳千古,自然毋庸置疑,我等相信唐解元絕不會做如此之事,隻是…”
這是什麼?
唐寅不解。
那名學子接著道:“喬姑娘說唐解元文才絕倫,精通書法繪畫,那電影之上更是顯得唐解元有天縱之才,我等想要討教一番!”
“也不用太麻煩,唐解元隻寫上幾副字,讓我等欣賞一二即可!”
“唐解元若覺得不妥,我等有一聯,還請唐解元賜教。”
眾學子紛紛應和,隻要唐寅不願意展示筆墨,那他們就打算上來聯手挑戰一二。
一眾學子目光火熱,直勾勾地盯著唐寅,那眼神之中顯示著快答應快答應,這可是唐解元的字,千金難買,價值連城!
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