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林凡和陳彼得在辦公室裏進行了深入的商談。他們不僅討論了地鐵口的選址問題,還就一些情況進行了友好的交流。
商談結束後,當兩人走出辦公室時,他們的關係已經變得像多年的好友一般親密無間。
陳彼得更是對林凡的才華和遠見讚不絕口,表示一定要好好感謝他。
“對了,”陳彼得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說道,“既然祈德尊新村周邊的土地都已經被你買下了,那我們也不能讓那些村民們無家可歸。我打算幫他們在別的地方選址安家,另設一個新的祈德尊新村!”
林凡聽後深感欣慰:“彼得先生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懂得為祈德尊新村的村民著想,他們一定會感激你的!”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
在陳彼得的引薦下,林凡的身影穿梭在政府部門的大樓之間。
他先是與當局負責地鐵土地征收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會麵,然後又拜訪了土地規劃司司長。這些會麵都進行得異常順利,林凡以他獨到的洞察力和遊說技巧,成功地將他們一一說服。
雖然外界並不清楚林凡與他們具體交談了什麼,但結果卻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員,竟然都與林凡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這種變化,無疑讓林凡在港島的人脈和廣度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有了這些關鍵人物的支持,事情進展得愈發順利。
他們紛紛向當局上書,詳細闡述了原荃灣地鐵站施工的困難,以及祈德尊新村作為新地鐵口的諸多優勢。
他們的報告中,不僅分析了祈德尊新村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還對其周邊環境進行了深入剖析,充分證明了這個選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當局在接到這些報告後,也並未輕率做出決定。他們派出了專業的勘探隊伍,對祈德尊新村進行了實地勘察。
經過一番仔細的勘探和多輪的談判,各方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協調和瓜分。
而後期,在港島當局經過深思熟慮與多方磋商後,決定征收祈德尊新村的房屋與土地,以便為全新的地鐵荃灣站劃定一個合理的出口位置。
這一決策不僅關乎交通布局的優化,更是對城市規劃的一次重要調整。
在這場土地與權益的交換中,林凡成為了一個關鍵角色,他自願讓出了大量的土地,以支持地鐵建設的需要。
而作為交換條件和回報,港島當局答應了林凡兩項特殊的權利——在荃灣地鐵口建立地下商業街,和批準建設兩座商業綜合體!
這不僅僅是對林凡的補償,更是眾多大佬高層樂於看到的情況,畢竟誰也不會嫌利益多。
地下商業街的構想,不僅能夠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還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商業活動的繁榮,提升地區的經濟活力。
同時,隨著商業街的興起,稅收也將隨之增加,為港島的公共財政注入新的活力。
對於這一創新性的提案,港島當局抱著試水的態度,決定批準這一試點項目。
畢竟,林凡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挖掘地下通道,對當局而言,隻需將地鐵與地下通道相連接,便能以極小的代價換取寶貴的土地資源,這無疑是一筆劃算的交易。
當然,在這場談判中,負責談判的當局負責人也獲得了林凡的一些承諾,這些承諾讓他在談判結束後依然樂嗬嗬的。
可以想見,這些承諾對於一些人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這一決策對於港島的地鐵建設而言,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它不僅成功解決了地鐵口選址這一棘手問題,更為港島地鐵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從此,港島的地鐵建設將不再局限於地麵,而是向地下延伸,與商業、文化等多領域深度融合,開啟一個全新的地鐵時代。
當然,這些也都是後話。
當然,這些也都是後話。
在彙豐銀行的高級會議室內,氣氛異常緊張。
彙豐銀行的管理層們圍坐在長桌旁,就林凡提出的土地抵押貸款請求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我認為這些土地的價值遠遠不值一億五千萬!”一位風險管理部門的負責人首先發難,他眉頭緊鎖:“根據我們的評估,這兩個地塊雖然位置優越,但考慮到目前的市場環境和未來的不確定性,這個估值太高了。”
另一位信貸部門的經理看了一眼理查德行長後,則持有不同意見: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