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老:“唉,我們得到技術圖紙和相關資料時間還不足,現在的反艦導彈能夠達到亞音速也很不錯了,至少我們不會再害怕敵人的航母了!”
林凡的眉頭緊鎖,當得知自己提供的技術理論上能讓導彈達到超音速水平,而現實中卻因技術瓶頸和材料限製未能實現時,他的心中難免有些遺憾。
全老:“技術的突破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無數次的試驗與優化。”
“我們目前雖未能達到超音速,但亞音速的成就同樣值得驕傲。
這是國家海軍實力的一次飛躍,也是我們科研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
專家進一步解釋道:
“是的,林凡同誌。超音速導彈的研發確實麵臨諸多挑戰,包括但不限於高性能發動機的研製、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提升、雷達係統的小型化與高精度化,以及新型燃料的研發與應用等。
這些都需要我們一步步去攻克,去嚐試。而目前的亞音速導彈,已經是我們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能夠達到的最佳狀態了。”
全老接過話題,語氣中充滿了自豪與期待:
“林凡同誌,李將軍,你們要知道,技術的進步是永無止境的。
今天我們能達到亞音速,明天我們就能向著超音速邁進。
重要的是,我們已經擁有了足以震懾敵人的武器,我們的海軍已經不再是任人欺淩的弱旅。
有了這些反艦導彈,我們有了保衛國家海疆、維護海洋權益的堅實後盾。
至於超音速導彈,那是我們未來的目標,是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一番話,說得眾人都心潮澎湃。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的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
專家接著介紹道:
“在抗幹擾能力方麵,我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不同於早期的設定,以前我們設計的導彈,隻能鎖定大型目標的導彈,我們未來的反艦導彈采用了雷達波形捷變偵測手段,這意味著它能夠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中,有效識別並規避敵方的幹擾信號,確保導彈能夠準確鎖定目標。”
“此外,”專家補充道:“我們未來還會還引入了主動雷達末段製導係統。
這一係統能夠在導彈接近目標時,自動開啟雷達進行精確探測和鎖定,大大提高了導彈的命中精度。
這樣一來,無論是高速移動的艦艇,還是隱藏在複雜海況中的小型目標,都難以逃脫我們的打擊。”
聽著專家的介紹,林凡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欣慰。
他知道,這些技術的突破,離不開每一位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更離不開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
而他自己,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參觀完反艦導彈後,眾人一邊討論一邊返回會議室。
眾人緩緩步入會議室,林凡拿到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是關於炮火雷達的運輸計劃。
李安邦緩緩開口:
“這次的炮火雷達運輸任務,對我們炮兵乃至整個國防事業都至關重要。”
李安邦環視了一圈在座的每一個人,確保他的每一個字都能被清晰接收:
“因此,我這邊經過周密規劃,決定安排兩艘貨船同步執行這一關鍵任務,另外還需要海軍同誌這邊幫忙。”
全老點頭:“義不容辭!”
李安邦頓了頓,繼續說道:
“第一艘貨船上裝載的不僅僅是核心的炮火雷達係統,還有一係列至關重要的備件材料,這些都是確保雷達在複雜環境下穩定運行的關鍵。
除此之外,我們還讓那邊還特別安排了一批精密設備,以備不時之需,進行現場的緊急維修或維護。
這些設備的價值,已經難以用簡單的金錢數字來衡量了。”
“至於第二艘貨船,”李安邦的語氣微微加重,似乎在強調其重要性:
“它裝載的是我們作戰指揮順利以及提升辦事效率的希望——一批高端的通訊手機和BB機,也就是便攜式通訊設備,以及用於構建先進通訊網絡的基站設備。
這些物品不僅價格昂貴、更是提升我們戰場通訊能力的關鍵設備。”
“兩艘貨船上的物資總價值,經過精確估算,已經超過了三千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一點八個億元!”
李安邦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自豪感,但也夾雜著深深的責任感:
“因此,我在這裏懇請各位,務必以最高的警惕性和專業性,確保這些貨物的安全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