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船王聞言,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仿佛被觸動了逆鱗:
“林先生,你這是在開玩笑嗎?
我費盡心思才拿到這些股權,憑什麼要賣給你?”
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憤怒與不甘。
林凡微微一笑,仿佛早已料到包船王的反應:
“包船王,我知道您看中九龍倉是因為它擁有大量地皮,可以開發房地產。
但是,您有沒有想過,其實還有更好的選擇?”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仿佛在引導包船王走向一個全新的視角。
包船王眯起眼睛,上下打量著林凡,仿佛在試圖從他的表情中讀出什麼: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與警惕。
“合和實業。”林凡緩緩吐出這四個字,每一個字都仿佛有著千鈞之重。
林凡繼續說道:
“這家上市公司同樣擁有大量優質地皮,而且我已經暗中收購了49%的股權。
如果您願意轉讓九龍倉的股權,我可以支持您收購合和實業。”
林凡的語氣中充滿了誘惑與誠意,又像是惡魔的低語。
包船王愣住了,他沒想到林凡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船王立即吩咐秘書:“馬上調查合和實業的情況!”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與期待。
等待調查結果的過程中,辦公室裏的氣氛異常緊張。
林凡悠閑地品著茶,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而包船王則坐立不安,不時地看向門口,期待著秘書的歸來。
終於,秘書帶著一份厚厚的報告回來了。
包船王迫不及待地接過報告,翻閱起來。
他的眼睛越瞪越大,仿佛看到了什麼令人震驚的事情。他越看越興奮,仿佛找到了新的希望。
合和實業,這家創辦於1962年的企業,曆經風雨洗禮,於1972年8月21日正式在港島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自成立以來,合和實業便以其多元化的業務布局和前瞻性的市場策略,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公司早期的主營業務涵蓋了基建項目投資,這不僅包括了對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的積極參與,還涉及到了城市更新與改造等多個領域,為港島的現代化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此外,物業租賃、代理及管理業務也是合和實業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其持有的優質物業遍布港島及九龍各地,為租戶提供了穩定而優質的服務。
在70年代,正值港島經濟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合和實業果斷加大在地產領域的投入,不僅積極參與土地競拍,還通過一係列並購活動,迅速擴大了自身的土地儲備。
同時,合和實業堅持穩健的經營策略,注重項目的長期回報與風險控製,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然而,盡管合和實業在地產市場上風光無限,但其股價卻長期被市場低估,這主要源於投資者對其未來增長潛力的認識不足。
對於包船王而言,這正是他尋找已久的機會。
在一心進軍房地產的長江實業來說,合和實業所擁有的大量地皮,是其在未來發展中最為寶貴的資源,而這些資源一旦被有效利用,將釋放出巨大的經濟價值。
一旦包船王將合和實業納入自己的商業帝國之中,就能進軍房地產,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
“林先生,”包船王放下報告,語氣緩和了許多:“你提出的建議確實很有吸引力。不過,45%的股權加上5億港幣,這個價格是不是太低了?”
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與不滿。
林凡放下茶杯,直視包船王的眼睛,仿佛要看穿他的內心:
“包總,您應該清楚,現在九龍倉的股價已經虛高。
和合實業現在的股價也已經達到16元的高價,我手裏的股權估值加起來也有十億,
而且,有了合和實業的絕對控股權,您完全可以實現您的房地產計劃。這個價格,已經很公道了。”
林凡的語氣中充滿了誠意:“而且,我已經掌握了九龍倉49%的絕對控股權,有沒有你的22%股份都對我這個第一大股東影響不大。
而我要你的股份隻不過是想玩一把置地公司而已。”
包船王沉默良久,仿佛在權衡著利弊。
林凡再加了一把火說到:“船王,國際航運價格還在跌,棄船上岸是你最好的策略,港島現在還不能大規模買賣土地,你可要想清楚了!”
最終,包船王歎了口氣,仿佛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好吧,我同意這個交易。不過,我有個條件。”
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妥協。
“請講。”林凡微笑著回應,仿佛早已料到會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