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盤點中國四大發明對世界的真實影響(1 / 1)

四大發明到底有多先進,又是如何誕生的。這些領先世界幾百年的黑科技,對世界曆史又有什麼影響呢?

本章節就讓我們一起看懂四大發明,四大發明最初由歐洲學者提出,對於亞洲、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曆史都影響深遠。火藥將騎士階程炸的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造紙術和印刷術教會了對知識的壟斷。

使歐洲的複興變為可能,四個發明中紙張出現的時間較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就已經出現了可以寫字的麻紙,但是由於技術有限無法替代當時主流的書寫材料簡帛。到了公元105年宦官蔡倫總結出了前人的經驗。用樹皮、漁網、破布等材料改進造紙術,使紙張成為了相對廉價輕薄、便捷的書寫材料。

漢和帝劉肇(zhao)將蔡倫封為文亭侯,這種紙張被稱為蔡侯紙,經過了後世的不斷的改進紙逐漸取代了簡帛。成為了平民百姓也能用起的材料,從繁重的竹簡到昂貴的絲帛,紙張的的普及極大的促進了文化的普及和文字的進步。

在公元7世紀左右造紙術傳到波斯隨後又傳到了阿拉伯世界,在公元10世紀經埃及傳入西西裏半島沿地中海沿岸傳入歐洲各國促進了歐洲的文藝複興,但是僅僅隻有紙張還是不夠的。

在公元3世紀桓玄(huanxuan)廢除竹簡以後,中國完全進入了紙張的時代,但是那時候的書籍依然被世家大族所壟斷通過抄寫等方式在貴族子弟中流傳。文化上的隔離造成了魏晉時期朝廷高官被門閥所壟斷,而打破這一壟斷的就是印刷術的發明。

印刷術出現於唐朝,在公元9世紀中期已經頗具規模,除了長安洛陽之外在長江流域也出現了不少印刷工坊,印刷種類有醫書、字書、佛書、道傳等等。

關於印刷術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隨著印章、拓印和印染技術的相繼出現以及紙張的普及,為雕版印刷創造了條件而真正促成雕版印刷大規模推廣則是佛教的興盛寺院需要將經書分發給信眾因而采取了雕版拓印的方式印刷經書。

雕版印刷在唐朝傳入朝鮮和日本後來傳到埃及和波斯,到了宋朝時畢昇(sheng)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極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元朝時經西域傳入波斯、埃及和歐洲各國。15世紀時約翰丶古騰堡發明了拚音活字印刷了聖經等書打破了知識被教會壟斷的局麵。使歐洲的學術中心由教會轉移到大學有力的推動了歐洲走向近代化的進程。

第三個發明就是指南針古稱司南,早在戰國時期中國的勞動人民就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辨別方向,到了北宋時又出現了人工磁化的磁針後來人們將磁針固定在有刻度的羅盤裏於是指南針就誕生了。到了南宋時來中國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將指南針傳入了歐洲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第四個發明也是對曆史直接影響最大的發明就是火藥,火藥的誕生與煉丹術分不開關係,煉丹的方士們在長期的煉丹過程中發現了火藥的特殊性孫思邈(miao)記載用硫磺硝石和木炭組合在一起具有爆炸性,由於火藥是來自於煉丹過程中因而又被當做藥材使用。

到了唐末五代時戰亂頻繁火藥被用於戰爭之中,到了北宋時爆炸威力比較大的火器時也出現了。

公元1132年南宋的陳規發明了火槍元明又改進為火銃(chong)火藥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戰爭的方式和兵器的形態從冷兵器慢慢過度到熱兵器時代。伴隨著12世紀蒙古西征的步伐火藥傳入歐洲其威力遠勝於舊有的冷兵器,徹底的改變了中世紀的戰爭模式,此外由於火藥的大規模應用使得大規模開采礦產成為可能促進了近代工業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