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各種族的戰艦可謂是五花八門,但沒有任何一種可用於軌道轟炸,(工程師的鍋)今天的主角是粒子作用儀,它是普塔帝國用於大規模行星轟炸的武器。
but,不止普塔帝國,幾乎所有用於大規模行星轟炸的武器都需要先繞行星轉一圈。
也不知道為啥這麼設計,咱也不懂,反正工程師說是為了穩定。
粒子作用儀可以使一個星球的原子自發的進行核裂變和核聚變,直至星球表麵所有原子都變成鐵為止。
普塔帝國大量使用作用儀,卻導致了大量鐵資源產生,嚴重阻礙了星球開發,未知元素消失還隻是小事,普塔帝國建立防禦工事和士兵進入躲避的進度將因此落後幾秒。
別小看這幾秒,血靈帝國以及其他勢力的超武可以讓星球在一秒內灰飛煙滅。
因此普塔帝國需要一種新式武器代替作用儀,既需要快速剿滅敵人,又需要在轟炸結束後快速建立防禦工事。
但是很遺憾,帝國沒有找到可以代替作用儀的武器。
要麼是威力太大,比如M射線,這東西輕則炸毀銀河係,重則重啟宇宙。帝國的科學家根本無法讓M射線正好摧毀星球表麵。
要麼威力太小,比如毒氣,想快速剿滅敵人根本癡心妄想。
血靈帝國做的還不錯,輻射炸彈雖然是一次性的東西,並且沒有作用儀那麼致命,卻直接幹擾了對方的機械單位和通訊。
生物單位如果露頭也隻有死路一條,輻射太強了,啥東西也防不住。
然而輻射隻能存在數秒,方便陸軍快速登陸。
這麼好的東西有沒有對手呢,答案是有。
布魯機械蟲族中最不起眼的虛擬兵和虛擬蟲母就成功打擊了血靈帝國,由於虛擬兵隻能被大幅度能量波動殺死,血靈帝國的超武在攻擊後能量波動就會平穩在一個點上,虛擬兵可以肆無忌憚的向敵人傾瀉火力。
但是粒子作用儀就不同了,能量始終在大範圍波動,虛擬兵沒有平穩的輸出環境。
(虛擬兵需要從周圍環境中汲取能量去攻擊,假設虛擬兵需要100點能量維持形體,火力輸出時每秒20點,如果有一個核彈產生了10000點能量,虛擬兵就會因自身能量過低被周圍的高能量環境吞噬。)
帝國海軍在艦船上大量裝備作用儀,不止攻擊星球,還能化解一些比較難對付的裝甲力量。
在傳動炮(全名傳送式動力炮)被發明以後,作用儀就變成了專門進行軌道轟炸的武器。
傳動炮專克裝甲目標並不是因為它有多麼強大的動力或穿甲彈藥,而是因為它會直接把炸彈傳送到目標內部,直接摧毀目標內部設施,導致敵方單位癱瘓。
相比之下,作用儀摧毀目標需要在其裝甲表麵進行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所需要的摧毀目標時間不相上下,但是在打擊時停裝甲以及行星要塞還是傳動炮更勝一籌。